周朝的朝廷正事为什么会由大臣来处理?真相是

历史趣闻 2025-04-04 16:34www.dkct.cn历史人物

朝廷中的大臣为何会接手处理国家事务?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惑。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跟随风趣网小编的脚步,深入了解这段历史背后的故事。周朝的城墙设计独特,分为内外两层。外层城墙是为了区分人的等级而建。生活在内城的人被称为“国人”,而生活在城外的人则被称为“野人”。由于周朝等级森严,国人主要是一些被遗弃的势力和贫穷的市民阶层。而周朝的军队士兵,大多都是从这些国人中选拔而来。周厉王在位期间,由于其频繁的军事行动和对归顺部落的压榨,导致与诸侯国的关系日益紧张。这些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加之繁重的徭役和赋役,百姓生活艰难,经常处于饥饿之中。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周厉王更是采取了“掠夺”百姓财产的行为。百姓为了逃避赋税,被迫前往山林和湖泊捕鱼。周厉王却宣布这些自然资源也归其所有,百姓如需使用,必须缴纳税务。这一“专利政策”让百姓苦不堪言,社会矛盾急剧加剧。公元前841年,国人无法忍受周厉王的暴政,拿起农具和武器反抗。周厉王试图寻找士兵抵抗,却发现士兵大多来自国人阶层,于是无奈逃奔。皇宫已无人主持大局。在周厉王出逃后,为了维护皇室的血脉,召穆公牺牲自己的儿子代替皇太子承受天下人的责难。这一举动才使皇太子幸免于难。此后,朝中大臣为了平息民愤,进行了诚恳的道歉。虽然周厉王仍在流亡,但国不可一日无君,民不可一日无主。经过商议,大臣们推举召穆公和周定公共同管理国家事务。这一年被称为“共和元年”,中国从此开始有了自己的纪年。在这段十四年的时光里,国家事务由大臣们共同处理,直到新的国君登基。这段历史不仅揭示了朝廷大臣处理国家事务的原因,也让我们看到了周朝社会制度的森严等级和百姓生活的艰辛。召穆公的牺牲和大臣们的决策,也展现了忠诚与智慧的力量。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