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期,为何人们吃羊肉不去掉皮呢?

历史趣闻 2025-04-04 23:33www.dkct.cn历史人物

宋与辽国的关系在时期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连年征战使得两国在各方面都暗自较劲。饮食文化也不例外,甚至成为了双方攻击和嘲笑的目标。

宋太宗在位时,与辽国关系不佳,经常发生冲突。宋朝在战争中并不占优势,屡屡败北。宋太宗亲自出征,结果不仅未能取胜,反而被箭所伤,狼狈而逃。

随后,宋朝的新君即位,再次对辽国发起进攻。这回虽然先败后胜,但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军统帅萧挞凛的壮举,使得辽军士气大挫。两国最终签订停战协议,史称“”。此后,宋辽两国虽然表面和好,但私下里在餐桌上仍然展开激烈的较量。

有一年,辽国举办盛大的寿宴,宋朝派使臣滕涉前去祝寿。在宴席上,辽国的大臣指着桌上的羊肉向滕涉发问,意在炫耀其厨师的技艺。滕涉礼貌地夸赞后,辽国大臣又不失时机地嘲笑宋朝的饮食文化,指责宋朝人野蛮,连羊皮都食用。滕涉机智地反击道:“我们宋朝盛产蚕丝,因此吃肉时不去皮。”这句话背后隐藏着深意:你们辽国人没有丝绸,只能依赖羊皮御寒,而我们宋朝人虽然吃肉不去皮,但你们却是穿衣不去皮。这难道不是更野蛮吗?辽国大臣听后无言以对。滕涉成功地维护了宋朝的尊严。

实际上,宋朝人并非一直食用带皮羊肉。偶尔不去皮的原因主要是出于资源考虑,因为当时缺羊,带皮烹饪可以有效利用资源。宋朝的饮食文化繁荣,厨师技艺高超,能够将带皮羊肉烹制成美味佳肴。相比之下,辽国人还停留在只会炖羊肉的阶段,不会烹饪羊皮,因此吃羊肉时必须去皮。

我曾有幸在云南曲靖的地摊上品尝过带皮羊肉的焖煮佳肴。据摊主介绍,带皮羊肉斩成小块后煮去血水,皮朝下煎煎再高压焖煮半小时。这层羊皮能够锁住羊肉的油脂,使其口感软弹而不柴。这道美味的菜肴展示了宋朝饮食文化的一部分遗产,即使在现代仍然具有吸引力。

上一篇:杨坚开创的隋朝,为何只传了两代?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