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兴和议指的是什么-发生在什么时候?
隆兴和议:南宋与金朝的屈辱条约
隆兴和议,是南宋与金朝之间订立的又一个屈辱和约,其背景深厚,含义深远。这一和议,是在南宋整体经济实力不如金朝的情况下,双方经过多次较量,最终达成的。
南宋孝宗即位后,意图振兴国家雄风,收复中原失地,因此起用老将张浚等发动“隆兴北伐”。北伐在隆兴元年(1163年)的符离之战中遭到金军的击溃。朝臣中的妥协派,如汤思退等,趁此机会攻击张浚的北伐策略,主张与金朝议和。孝宗因此动摇,下罪己诏,罢黜张浚,任用妥协派执政,并下令撤防。
在金朝大军的压力下,隆兴二年(1164年)十二月,南宋与金朝达成了隆兴和议。这一和议的内容极为屈辱,南宋与金朝以叔侄相称,一改“岁贡”为“岁币”,银绢数量大幅减少;除此之外,南宋还割让了唐、邓、海、泗四州以及商、秦二州给金朝。尽管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隆兴和议之后,宋金两国维持了四十多年的和平。
回溯隆兴和议的背景,不得不提到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的金国南侵。当时,金国海陵王完颜亮意图南下攻宋,但在采石矶遭遇了顽强的抵抗。金国内部发生了政权变动,金世宗完颜雍无力对外用兵,遂派出使臣提出和议。南宋在采石之战后,宋高宗传位给宋孝宗,孝宗即位后虽有意收复失地,但符离之战的失败使得投降派得以趁势而起。金朝出兵两淮,迫使南宋议和。在这样的背景下,隆兴二年(1164年),宋廷经过多次争论,最终决定重新订立和约。
这一和议的签订,无疑对南宋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也要看到,在当时的形势下,南宋的实力确实不如金朝,而隆兴和议虽然屈辱,却也暂时保住了国家的安宁。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每一个决策都是时代的产物。隆兴和议是南宋与金朝之间的一段历史,也是我们理解当时历史背景、社会风貌的重要窗口。
历史故事
- 隆兴和议指的是什么-发生在什么时候?
- 如果魏延没死,继续与司马懿对抗能赢吗?
- 秦朝和汉朝相比 为何对战匈奴的结果完全不同
- 清朝的御厨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当上?
- 沛县起兵时,萧何、曹参官职更高,为何众人却推举
- 陈平曾得到密令杀掉樊哙,为何他没有下手呢?
- 韩国是怎么把郑国灭掉的?
- 薛国和越国为何能成为存在最久的国家?
- 迁海令简介 诏令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 玉玺是传承的吗?为什么清朝会出现25颗玉玺?
- 真实历史上的有没有尔康?他的原型到底是谁?
- 韩信年轻时,是如何被封为大将的?
- 庞统临死前对刘备说了什么?诸葛亮听后是什么
- 为什么乾隆那么宠信和珅,还不将他绳之以法呢
- 曾大败曹操的马超,为何投靠刘备后没什么作为
- 古代穷人每天都吃些什么 古人最常见的主食是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