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开国三公都有谁呢?他们真的有功绩吗?
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曹丕正式称帝,标志着曹魏政权的诞生。在这一历史时刻,华歆、钟繇、王朗等士族集团崭露头角,被尊称为“曹魏开国三公”。无论是在《三国演义》中还是真实历史记载中,这些人在曹丕称帝前的贡献,相较于如曹操、夏侯惇等曹魏元老,似乎并不突出。那么,为何曹丕登基后,会选择封华歆、钟繇、王朗为三公呢?
这一切的背后,与曹魏政权的建立过程息息相关。曹魏政权的发展建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许昌为中心的统一北方,第二阶段则是以邺城为中心的代汉自立。在第一阶段,曹操采取以颍川士族和宗亲庶族为核心的方针路线,压制其他士族。这一做法导致颍川士族势力过大,甚至出现了“曹家天下荀家班”的局面。
曹操意识到这一问题后,第二阶段便采取打压颍川士族的方针路线。这一举措导致荀彧、荀攸等颍川士族的代表人物在曹丕登基前退出政治舞台。汉末三国时期是士族崛起并主导社会的时代,其他士族很快填补了颍川士族退场后的政治空间。
华歆、王朗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而钟繇则是硕果仅存的颍川士族。曹丕在个人政治势力的崛起过程中,需要拉拢这些正处在崛起过程中的士族。这些士族把宝押在了曹丕身上,最终帮助曹丕击败竞争对手,完成篡汉自立。
曹丕登基后,为了报答那些支持自己上台的士族,特别是华歆、王朗、钟繇等人,他迅速封华歆为司徒、王朗为司空,钟繇也很快担任了太尉一职。这些曾在曹丕争夺皇位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士族,因此从“打酱油的”角色一跃成为了“曹魏开国三公”。
他们的封赏不仅仅是个人荣誉的象征,更是曹丕对士族力量的认可和倚重。在曹丕的领导下,曹魏政权成功实现了从颍川士族独大到多个士族集团联合的转变,为后续的政权稳固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故事
- 曹魏开国三公都有谁呢?他们真的有功绩吗?
- 明朝灭亡南明建立 南明算是明朝的一部分吗
- 鲁肃和吕蒙是什么关系?吕蒙为何能让他刮目相
- 明朝太监专权 为什么从来没有出现女太监专权呢
- 古代官员是如何收敛钱财的 这里边有什么学问吗
- 远古探秘:女娲补天的传说究竟是真实的吗?
- 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年有多少天?444天
- 三国中典韦能排第三的原因是什么 他为什么能排
- 昭莫多之战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昭莫
- 襄樊之战孙权没有出兵的话 关羽还能打败徐晃吗
- 和氏璧是怎么来的?和氏璧有哪些传奇的故事呢
- 清朝旗人的工资有多少 一般能够领取多少钱呢
- 慈禧入葬之前 干了几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
- 海瑞一生最高光的时刻是什么时候?他曾在奏章
- 乾隆风流成性却能活到89岁 乾隆是怎么活到89岁的
- 世界最早的壁画是土耳其南安纳托利亚地区查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