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聪明的人不是诸葛亮也不是司马懿,而是

历史趣闻 2025-04-05 05:47www.dkct.cn历史人物

我是风趣网的小编,听说我的话,你们一定都耳熟能详了吧。

当那些贤明的臣子相继离世后,蜀国逐渐走向衰败。不久后,蜀国遭到大举进攻,而刘禅选择了投降。投降后,他被俘虏到洛阳,并被封为安乐公。

有一次,司马昭设宴款待,席间问他:“你还思念故乡蜀地吗?”刘禅乐呵呵地回答说:“这里如此安逸,我已经不想念蜀地了。”这就是“乐不思蜀”这个成语的由来。从此,刘禅成了庸主的代表,“扶不起的阿斗”成了对庸人的戏称。

历史上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难道刘禅真的如此愚蠢吗?不,其实他是个聪明人。刘禅在公元223年登基,一直到公元263年下台,称帝长达41年之久。在三国时期那种群雄割据、战乱频发的年代,一个庸人怎么可能坐稳皇位这么久?

在关于北伐的问题上,刘禅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曾规劝诸葛亮不要轻举妄动,说:“相父南征,历经艰辛,如今刚回都城,坐都未安稳,又要北征,恐怕劳神伤身。”其实这就是他在劝阻诸葛亮不要北伐。虽然诸葛亮当时的权力比他大,但他并没有公开反对。

诸葛亮曾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朝廷年纪轻轻,天资聪敏,仁爱下士。”连诸葛亮都称他天资仁敏,难道诸葛亮会挖苦他吗?

西晋官员李密也评价道,刘禅可与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相提并论。齐桓公有他的辅佐成就霸业,而诸葛亮也是辅佐刘禅与曹魏抗衡。同样是归降司马家的皇帝,东吴的皇帝被赐毒酒杀害了,而刘禅却能在司马昭的眼皮底下做了八年的安乐公。其中的优劣对比一目了然。

“扶不起的阿斗”这个词一直被后世流传,导致后人都认为刘禅是个庸主。但事实上,他是一个聪明人。他能在三国时期那种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生存下来并稳坐皇位41年之久,就足以证明他的智慧和手腕。他的故事和经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