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为何执意伐蜀呢?有没有人劝他?
在公元263年,司马昭掌握了曹魏的大权并决定伐蜀。尽管朝中大臣大多持反对意见,甚至包括长期在前线与蜀对峙的将领,但司马昭依然坚定地选择了钟会、邓艾等人,以三路并进的方式向蜀发起攻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次伐蜀的成功充满了偶然因素,尤其是邓艾的冒险行动更是让人惊叹。司马昭的这一决定背后的原因远非表面所见那么简单。
自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族已经逐渐掌握了朝中大权。他们通过一系列手段清除了反对势力,使得改朝换代只是时间问题。对于司马昭来说,灭蜀相较于灭吴更为实际,因为两国之间的边界更加明确,且魏蜀之间的战争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彼此更加熟悉。
在灭蜀前的公元260年,曹魏发生了甘露事变,这一事件对司马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了转移注意力并洗刷自身的污点,他急需一场对外的大胜,而灭蜀无疑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姜维持续的北伐也让司马昭倍感压力。为了应对姜维的骚扰,司马昭选择了主动出击,一次性解决这一难题。侯和之战中姜维的败北,使得司马昭看到了攻取蜀地的希望。
吴国在此时也在内斗中消耗实力,无法及时救援蜀国。而汉中作为攻取蜀地的重要通道,其防守策略的转变也为司马昭提供了机会。钟会的忠诚问题也是司马昭考虑的因素之一。通过一场大的灭国之战来检验两人的忠诚,消除不稳定因素。
司马昭的不顾反对执意伐蜀并非是一时的冲动。他经过深思熟虑的权衡利弊后作出了这个决定。尽管这场战争充满了风险,但司马昭仍然成功地取得了胜利。伐蜀成功后,他迅速获得了更高的地位和权力,进一步推动了改朝换代的进程。如果他能活得再久一些,或许在他儿子之前就能完成建立新的王朝的梦想。这次的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司马昭深思熟虑和策略智慧的胜利。
历史故事
- 司马昭为何执意伐蜀呢?有没有人劝他?
- 古代皇帝让活人殉葬,他们在墓穴里能存活多久
- 关羽表示降汉不降曹,为何曹操没有生气呢?
- 诸葛亮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他都有哪些遗憾的事
- 爱好炼丹修仙的嘉靖皇帝说了一句话,徐阶吓出
- 古代宰相为什么难当 宰相到底难在什么地方
- 太平天国究竟死了多少人?来看看当时浙江人口
- 嘉庆皇帝下狠手反赌,为何赌博风反倒愈演愈烈
- 兵力不敌对方,刘备为什么还要攻打东吴?
- 蜀汉灭亡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北伐吗 刘禅到底做
- 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什么让人在门前到底 诸葛亮为
- 五虎将的武器分别叫什么?谁的武器更厉害呢
- 古代砍头为什么要公开斩首 古人为什么还要去围
- 张元素有着怎样的医学理论?他有哪些行医治病
- 古代没有健身会所,那些武林高手怎么练身手?
- 中国历史古代是男人管钱还是女人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