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长子不能成事,范蠡为何还让他害死次子?

历史趣闻 2025-04-05 09:19www.dkct.cn历史人物

春秋末期的商业巨擘、智囊团首领范蠡,被后世尊为财神、商圣。某日,他的二子不幸入狱。范蠡决定派长子前往楚国营救,然而这一决定背后却隐藏着诸多故事。

范蠡的二子犯罪后,他自信地表示有钱便能通神。而当他决定派长子前往营救时,长子却因担心父亲偏袒幼弟,选择以命相逼。无奈之下,范蠡妥协,让长子带着一车黄金前往楚国寻找老朋友庄生。临行前,范蠡特意嘱咐长子不要多言,只需将黄金交给庄生即可。

长子来到庄生家,见庄生家贫寒,心生鄙夷。然而他还是按照父亲的吩咐行事。庄生虽贫,却以廉洁闻名,他原本无意接受范家的黄金,打算救出范蠡的二子后再归还。

陶朱公的长子并不了解庄生的为人,误以为庄生是一个贪财的普通人。庄生利用入见楚王的机会,以星宿不利于楚为由,建议楚王大赦天下。这时,楚国的贵人告知长子,其弟即将获释。长子误以为黄金无用,便再次找到庄生索要。庄生明白他的来意后,让他将黄金带走。

庄生心胸狭窄,向楚王进言,指责大赦是为了释放朱公子而非真正为楚国人着想。楚王大怒,下令诛杀朱公子,大赦令延迟一天。陶朱公的长子只得带着弟弟的尸体回家。

范蠡料事如神,但他在这件事上犯了错误。他虽能预见长子的行为可能导致失败,却因顾及家人情感而改变了原本的计划。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光有谋略是不够的,决断同样重要。人贵有自知之明。范蠡的长子盲目自信、任性妄为,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庄生的心胸狭窄也让人感叹。

这个故事不仅趣味盎然,而且充满智慧与教训。它告诉我们,在人生中不仅要善于谋划,还要有决断的勇气和自知之明。多听取长者的建议,能让我们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范蠡的故事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让我们更加明白如何在复杂的人生道路上明智前行。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