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宪: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春秋末年

历史趣闻 2025-04-05 17:45www.dkct.cn历史人物

原宪,春秋末年宋国商丘人,生于公元前515年,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也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的生活年代久远,但他在历史上的影响却历久弥新。他的品格高尚,个性狷介,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肯与世俗合流。

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原宪被封为“原伯”,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追封为“任城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更是被誉为先贤原子,可见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备受尊崇。

出身贫寒的原宪,虽然拜在孔子门下,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精神。在孔子为鲁司寇时,他曾担任孔子的家宰,但面对孔子给予的九百斛的俸禄,他却推辞不受。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让人感叹不已。

孔子逝世后,原宪隐居在卫国的一个小巷内,生活极为清苦。他的住房狭窄,茅屋瓦牖,上漏下湿,每天都是粗茶淡饭。他却不以为然,整天端坐在屋里,弹琴歌唱。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让人敬佩不已。

有一天,原宪的同窗好友子贡穿着华丽,坐着驷马高车来看望他。因陋巷狭窄高车无法通过,子贡只好下车步行。原宪衣冠不整就出来了,他的淡然态度让子贡感到惊讶。子贡关心地问他是否生病,原宪回答说他没有病,只是穷而已。这种淡泊名利、重视道义的品质让人感叹不已。子贡见状,深感惭愧地离开了。而原宪则站在门口,徐步曳杖朗诵着歌颂其祖先的诗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

原宪的品格和学问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论语》中的《宪问》一篇,有人认为是他的手笔,这也是对他的一种肯定和纪念。

原宪是一个坚守原则、安贫乐道、淡泊名利、重视道义的人。他的故事和精神财富,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品格和精神,保持自己的独立精神,追求真正的道义和价值,不被世俗所迷惑,不被名利所累。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