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米贵背后的故事:白居易少年的成长与影响

天下奇闻 2025-03-30 07:41www.dkct.cn天下奇闻

故事重述:品味《三都赋》与白居易的传奇

我们熟知一个关于西晋文学巨匠的故事,他汲取了魏、蜀、吴三国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撰写出了享誉后世的文学巨著《三都赋》。这部作品在京城洛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赞誉。但由于当时并未有现代便捷的印刷技术,人们只能通过手抄来传阅这部作品,导致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纸价飞涨。

而在古都长安,还有一个与“长安米贵”相关的典故,与一位少年诗人白居易紧密相联。这个故事被记录在《幽闲鼓吹》中。

当时,年仅十六岁的白居易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按照习俗,他带着自己的文稿拜访了京城名士顾况,希望得到他的指点。顾况,名震天下,不仅工于诗画,更是中唐新乐府诗歌运动的先驱,他的声望与才华使得他成为众多学子的楷模。

面对一个稚嫩的少年,顾况心中难免有些轻视。当他看到少年递来的文稿上写着“白居易”三个字时,他幽默地说:“长安米贵,居之不易。”这句话虽然有些戏谑的意味,但也透露出在大唐都城长安生活的艰难。

当顾况翻开文稿,读到白居易的《草》(即《赋得古原草送别》)时,他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诗的韵味与才情使顾况肃然起敬。他赞叹道:“我原以为如今无人能够继承前代的文学大家,今日看来我错了。你,白居易,虽初出茅庐,却已有大才。”

得到顾况的称赞后,白居易在京城的名声大振。他的才华与努力使他超越了顾况的期望,成为了与李白、杜甫齐名的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代表作如《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都展现了他的卓越才华。他也因此被誉为“诗魔”和“诗王”。

上一篇:遭遇校园暴力怎么办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