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历上张仪结论有多惨 被后代评为三无之人(无才

娱乐八卦 2025-03-24 04:54www.dkct.cn娱乐八卦

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纷纷崭露头角,治国平世界的理论层出不穷。在这风起云涌的时代,张仪也是一位名声显赫的人物。他与苏秦一同师从鬼谷子,学习合纵连横之术。相较于苏秦的辉煌成就,张仪的道路却颇为坎坷。

张仪的生平经历可谓跌宕起伏。原本出身魏国皇族的他,却成为了秦国的丞相。为秦国励精图治,张仪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秦惠王去世后,秦武王并未青睐张仪的学说,致使张仪离开秦国,一年后因心中的芥蒂在魏国病逝。

张仪的生平在后世的风评并不佳,甚至被人评价为“无才、无德、无国”之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对于人才的传统定义是“文能安邦,武能定国”。而张仪虽无武力,却凭借一张巧嘴在诸侯各国间游说。他的辩才虽为人们所称道,却也被一些人视为无才。

张仪的无国体现在他对家乡的立场和他在秦国的行为上。张仪的家乡是魏国,然而他在秦国发达后,却帮助秦国向魏国讨要河西之地。这种行为在许多人看来是无情的,因此有人评价他无国。

张仪的无德表现在历史上的“张仪欺楚”事件。他为了分割齐楚同盟,以商於六百里之地为诱饵,但在楚国绝接之后,却只给了六里之地。这种欺骗行为让楚王愤怒,也让张仪成为了无德的代表人物。

张仪的生平经历和他在历史上的行为,使他在后世的风评不佳,被人评价为“三无”之人。我们也应该看到,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受到时代和背景的影响,需要我们以客观、全面的态度去理解和评价。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