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简介时间意义
光绪二十七年(1902年)十一月,慈禧太后同光绪皇帝一起由西安返回北京。但她那里知道,自己的卖国行径激怒了全国民众,人们对腐败的清政府更加痛恨,要求推翻清朝专制主义的呼声更加高涨。
光绪三十一年,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反清革命团体的领袖聚集日本,在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推举孙中山为总理,确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中国人民展开了大规模的反清斗争。
面对革命的熊熊烈火,慈禧太后夜不能寐,又玩起了“预备立宪”的把戏,要向西方学习,实行君主立宪,并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但中国人民早已看清慈禧太后的嘴脸,不再受她的欺骗愚弄,反清的烈火越烧越旺。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光绪皇帝病死。第二天,七十四岁的慈禧太后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死去,结束了她罪恶的一生。十一月九日,三岁的溥仪登上皇帝的宝座,光绪皇帝的弟弟载洋摄政,不久组成了“皇族内阁”。
自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多次发动反清武装起义,但均因准备不足,相继失败。宣统三年“皇族内阁”以铁路国有为名,向帝国主义出卖主权,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爱国民众成立了保路同志会,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在全国掀起。这期间,湖北革命党人组织的文学社和共进会在武昌举行会议,成立了联合起义总指挥部,拉开了武昌起义的序幕。
八月十八日,以孙武为首的革命党人,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十四号机关配置炸弹,不小心,香烟的火花落在火药上,引起爆炸,孙武受伤住进医院,其余的革命党人迅速撤离,并向指挥部告急。俄国巡捕闻讯立即赶来搜查,将革命党人准备的起义文告、旗帜、印信和宣传品、革命党人名册全部抄走,并转交湖广总督署。
湖广总督瑞徽得知消息,立即宣布全城戒严,许多革命党人被逮捕,起义领导者刘复基、彭楚藩、杨宏胜惨遭杀害。总指挥蒋诩武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当天晚上十二时,以南湖炮队的炮声为号,城内外起义。由于清军戒严,交通断绝,起义的命令未能及时送到南湖炮队,起义计划又一次落空。在群龙无首的紧急关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自行联络,约定次日晚以枪声为号,按原计划起义。
武昌起义时间来吧据悉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正目(相当于班长)熊秉坤发难,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他们打死了阻拦起义的反动军官,占领了中和门附近的楚望台军械库,夺取了武器和弹药。随后推举队官吴兆麟为临时总指挥,向清总督衙门进军。
这时候,南湖炮队也把火炮拉了出来,架设在中和门、楚望台和蛇山等制高点上,二千多名革命军开始向总督衙门发起猛烈进攻。士兵们接近总督衙门便放起大火,南湖等炮队则对准火光轰击。在炮火的掩护下,起义官兵迅速出击,一举冲入总督衙门,瑞徽吓得面如土色,急忙叫人在衙门后墙挖了个洞,在亲兵的保护下爬出去,逃到事先停在长江上的兵舰上去了。
经过一整夜的战斗,革命军占领了武昌全城,城头飘起了鲜艳的十八星旗,庄严地宣告了武昌起义的成功。革命党人马上召开会议,决定成立革命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宣布废除宣统年号,建立新政权,国号为“中华民国”,发表宣言,号召各省起义响应。二个月内,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传遍了中国大地,湖南、陕西、山西、江西等十三个省纷纷举行起义,宣布独立,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的革命高潮。
公元1911年12月,孙中山从海外回到祖国,被各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布中华民国改用国际通用的阳历,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以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2月12日,宣统皇帝被迫退位,清王朝被彻底推翻,中国历史又翻开新的一页。
武昌起义的意义武昌起义是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和领导的一次成功的武装起义,结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统治和二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取得辛亥革命的重大胜利,民主共和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