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为什么存在?

未解之谜 2023-04-01 21:22www.dkct.cn世界未解之谜
傣族泼水节,也被叫做宋干节,4月13日—4月16日,迄今为止700年的历史时间,是傣族、德昂族传统上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和中国云南等地,老百姓早起沐浴礼佛,然后就连续几天开始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这个时候,大家彼此泼洒纯净的清水,祈求洗去1年的不顺,新的一年又以美好的愿望起航。傣族泼水节是傣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云南省中国少数民族最具影响感染力、参加人数最多的传统节日。傣族泼水节是傣族新年,一般持续三到七天。第一天傣语叫“元宵节”,类似于农历除夕;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类似于新年第三天,意为守岁,老百姓觉得这一天是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民间传说传说在悠远的时期,云南西双版纳老百姓生活水平富裕、安宁,某一天,有一个魔王来到这里危害老百姓,使土地变得干旱,农民也不能种植粮食。傣王的七个女儿都在哀悼父王和黎民。这位聪明的小女儿趁魔王熟睡时把他杀死了。所以七姊妹就开始行动,用剑砍下魔王的头。可是魔王的头突然着了火,滚到哪儿就烧哪儿。女儿们急着找水去救火。此后,云南西双版纳老百姓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中,为了纪念并感谢七公主的作为,他们用洒水的方式将风俗习惯流传至今。

傣族泼水节("Songkran")源自梵文单词"Sakrānti",意为"过渡",在泰国,它的原名"宋干节",与"尚罕"同源。而在曼谷,老百姓在这天也要用香车盛放佛像和行进中的“宋干女神”,一路上的受到老百姓的洒水祝愿。
傣族泼水节之所以会被取名为宋干,主要是因为东南亚地区的老百姓觉得,太阳进入到黄道第一宫——牡羊宫的那天代表着新年的就开始,所以傣族泼水节也被视为傣族的新年。

傣族泼水节盛行于公元元年5世纪的波斯,那时候被叫做“泼寒胡戏”(也叫“乞寒胡戏”),此后,泼寒胡戏由波斯传播缅甸、泰国和中国云南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在公元元年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伴随佛教的传播,它由缅甸传入中国傣族区域。伴随佛家在傣族区域的影响力增加,傣族泼水节变成一种民族习俗

虽然傣族泼水节同样有水的活动,但并非只有洒水这个活动,它同样有家庭聚会、在佛教寺院里祈福、看望老人的传统。在傣族泼水节,是不能向老人洒水的哦。

泰国泼水节

1年四月十三日,通常持续三至七天。这是泰国的傣族泼水节,据说是宋干节。宋干是梵语,意思是“太阳向白羊座运行,就开始一种太阳年”。傣族泼水节一共有三天,是泰国最热的季节。过节之前,必须打扫屋子内外,烧掉旧衣服,避晦气。节庆日要到佛教寺院里堆沙塔,插上彩旗献花,祈愿风调雨顺。夜间,用浸有花瓣的香水洒在长者的胳膊上、背上,以表示对长者的祝愿;此后长者再用水淋在长者的头上,以表示对长者的祝愿。
1年一度的泰国新年——泼水节即将来临,从4月13日就开始,一整个泰国已经被欢乐的气氛所笼罩了三天。此时,泰国人一般都会彼此洒水庆祝,所以又叫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民间风俗意谓着能够洗去在过去1年的不景气,从新启程迎新年。如今傣族泼水节则是以趣味性成分居多,所以此时来到泰国,若被泼得全身湿透,千万不要生气喔!事实上,傣族泼水节的传统,并不是泰国独有的。类似于邻国,比如缅甸和柬埔寨等,也都庆祝这一个传统节日。

这天,不管男生和女生,都要穿上新衣,带上食物供品,到佛教寺院去供奉僧侣。新年伊始,家里最忙的还是主妇,新年伊始,忙于打扫房屋内外环境,家中的旧衣服、旧物件都被火烧了,这是因为按照传统,如果不把旧物、没用的东西扔掉,就会有坏运气。1年4月13日下午,老百姓就会清洗佛像,,年幼的一代要将香水倒入长辈和父母的手中,以表示对长辈的敬意,并祈求他们的祝愿。
这一时期,芭达雅1年都开展一些庆典活动,如食品展,花车游行,选美比赛和各种焰火表演。而且在清迈会开展选美、游行等活动,在泰国慎终追远非常重要,所以此时老百姓还会带着祖先的骨灰坛去佛教寺院祭拜祈福。

泼水节,德昂

德昂族同样有泼水节,时间段在清明节后的第七日,不仅开展与傣族泼水节一致的泼水节洒水祝愿和跳象鼓掌等活动外,德昂族最具代表性的风俗习惯就是给长者洗手洗脚。到那时候,每家每户的后辈年轻人要提前准备一盆热水,端来摆放在主屋中间,请家里人等长者出来坐在堂上,叩头求罪,请长者宽恕他们1年来的不孝行为。年纪偏大的人也要反思在过去1年中在为后辈树立榜样方面的不足之处。接着,后辈们又为长者洗手洗脚,并互祝来年在和睦、勤劳的氛围中度过。当父母去世时,兄长、姊姊、嫂嫂、姐夫都是用来洗脚的。这一个风俗习惯来源于一种古老的传说清明节后,有一个孝子在山里劳作,见雏鸟反食,有感想,下定决心好好待奉母亲,这时,母亲走到山里,给儿子送饭,一不小心滑倒了。她的儿子冲过来扶她,她却觉得儿子是来打她的,结果撞到了树上。儿子为母亲砍下了一棵树,为他感到悔恨,于是他将这棵树用温水浸湿,洒上花瓣,作为1年清明节后的第七日的祭日。后来演变成了一种风俗习惯。

德昂族泼水节和傣族泼水节又相似又不相同,通常{}在四月中旬前后举行。在节庆来临之际,老百姓忙着做新衣服,做米线,做水桶等洒水工具。年纪偏大的信徒们齐聚佛教寺院,在泼水节的那时候为释迦牟尼雕像架起了一座洗尘棚架。它是由一根粗大的木头雕刻而成,大约四、五米长,用彩绘的新的木槽来装饰。洒水处,姑娘端着水桶,将吉祥水倒进水槽里,流到茅屋里的佛像那里,为佛洗尘。接着,由德高望重的老人拿着鲜花,蘸着水轻轻洒向周围的人群,为大家祝愿,祝贺新的一年的就开始。此时,大家都就开始开心起来,纷纷相互祝贺,年轻人将水桶高高举起,将水滴落在老人的手上,祝福大家幸福快乐,健康长寿。老人家则探出两只手,把水棒在手中,口念贺词,为年轻人祝贺,祝愿。

在此之后,老百姓便以象脚鼓为前导,排成一列很长的队伍,拥到泉边,小河边,唱着、舞着,彼此追逐,泼着水。傣族泼水节是德昂族老百姓庆祝新年的庆典,也是男生和女生年轻人谈情说爱、寻觅情人的大好时机。德昂族流行一种赠竹篮,并在夜深人静中串女郎,将竹篮分别送给自身心仪的姑娘,最漂亮的那只,送给自身心爱的姑娘,以表达爱意,试探彼此的反应。所以,在这个时候,每个女孩都会收到几个竹篮,可是女孩到底喜欢谁呢?那要看傣族泼水节那天,姑娘背着谁送来的竹篮。这一天,每个女孩都背上了一种精致美丽的竹篮,可到底是谁的竹篮?这时可忙坏了,孩子们睁圆了眼睛,盯着姑娘们身上的竹篮,仔细辨认那个心爱的男人背上的那个竹篮是否是她们自身给她的。两个人相逢后,便畅快洒水,彼此嬉闹,以表现自身的开心、喜悦之情。

在缅甸,傣族泼水节也是传统节日,就像我们国家的春节一样。通常于四月中旬举行,通常会持续3至4天。

按照缅甸的风俗习惯,节日期间,不管男生和女生,都是可以彼此泼水,以表示洗涤旧俗,迎新。爱美的人,用香樱桃花枝,从银盆里蘸上玫瑰花瓣浸透的水,轻轻抖洒在别人身上。一般人喜欢整桶整盆洒水,甚至用水管来喷洒。小孩子用水枪喷大人,不会被骂。泼得愈多,大家越开心,这是因为水代表着幸福快乐。

在缅甸,有各种傣族泼水节的民间传说。有人说有1年,缅王在宫中碰上神仙下凡,缅王龙心大悦,命人用香水与清水混合,泼洒在文武百官身上,以表示洗涤旧污,迎新接福。


·
·
·
·
·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