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之后谁继承皇位为帝?为什么杀母杀了卫子夫

未解之谜 2023-04-02 02:26www.dkct.cn世界未解之谜
刘彻之后谁为帝

汉武帝刘彻之后是汉昭帝刘弗陵。

刘弗陵(前94年-前74年6月5日),西汉第八位皇帝(含吕后称制时期的前少帝和后少帝),汉武帝刘彻少子,母为钩弋夫人。

后元二年(前87年)立为太子,同年即位,霍光、金日磾、桑弘羊受武帝遗诏辅政,即位后委政霍光。因海内虚耗、民生凋敝,故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屡次减免租赋,招抚流民。始元六年(前81年)召集郡国贤良文学召开盐铁会议,随后罢榷酤。又与匈奴恢复和亲。政治较为安定,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开启了“昭宣中兴”的良好局面。

元平元年(前74年6月5日),刘弗陵因病驾崩,时年二十一岁,在位十三年,谥号孝昭皇帝,葬于平陵。

刘彻为什么杀母

“汉武帝刘彻杀母”这件事并不是说汉武帝杀了他的亲生母亲王太后,而是杀了他晚年最宠爱的妃子钩弋夫人。

公元前92年,汉武帝迎来了执政生涯上最严重的执政危机—巫蛊之祸,这也是汉武帝这一生中所犯下的最大错误,而巫蛊之祸也为后来钩弋夫人的死埋下了伏笔。

巫蛊之祸实为以江充为首的奸人诬陷太子刘据谋反所造成的,而年老的汉武帝在没有查明原由的情况下信以为真,最终太子刘据不得已而起兵想要诛杀奸臣,最终兵败被杀。

虽然没多久汉武帝便查明事情的真相,并夷灭江充三族为太子刘据昭雪,但培养了几十年的接班人却永远无法复生。儿子的死去固然令他悲痛,但更令他悲痛与不安的是随着刘据而去的是大汉王朝最理想的接班人,汉武帝深知自己行将就木,命不久矣,剩下的儿子当中除了年幼的刘弗陵外,其余三个儿子论其品性都不足以担起皇帝之重责。




为何刘彻要杀刘弗陵?

只有一个原因担心自己过世后,母壮子弱,影响大汉的江山,就像曾经汉初的吕氏外戚专权,差点颠覆了汉朝。

此事有专门记载,褚少孙在《史记》里的补记汉武帝为防患女主乱政,立子杀母。

钩弋夫人是刘彻晚年娶的老婆,当刘彻已经是个糟老头子时,钩弋夫人正是如花似玉的年纪。但刘彻还是不能小看,虽然岁数已经大了,但经过努力地耕耘,还是让如花似玉的钩弋夫人在公元前94年生下了刘弗陵,这就是后来的 汉昭帝。

本来,皇位之事和刘弗陵是沾不上边的,只是,公元前91年,发生了著名的巫蛊之乱,导致太子和皇后卫子夫两人统统自杀。
于是能够竞争皇位的只剩下四个人了,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昌邑王刘髆和赵氏之子刘弗陵。按理来说,燕王刘旦机会最大,但此人性格张狂,做事不讲究章法,在哥哥死后,就申请回京都,希望老爹封他为太子。这是赤裸裸地要太子之位,汉武帝不愿意了。

广陵王刘胥无才华,喜欢享受,不是一个当皇帝的料,汉武大帝把他也淘汰了。

两个哥哥先后死了,一个哥哥被淘汰了,看起来昌邑王刘髆有机会了,可是他的舅舅李广利干了投降匈奴的事情,既然如此,昌邑王刘髆是没机会了。可悲的是,不仅没机会,此人在他老爹死之前一年,就急匆匆赶往阎王殿了,很是可惜。

剩下的只有刘弗陵了,汉武大帝非常喜欢这个儿子,和他小时候一样聪明和机灵。但,汉武大帝死的时候,已经快70了,而刘弗陵刚三十出头,这就是钩弋夫人。
怎么办? 一边汉武大帝想把皇位传给刘弗陵,一边汉武大帝对钩弋夫人又有点不放心,担心钩弋夫人在他死后专权,让外戚崛起。
想来想去,刘彻下了狠心,把钩弋夫人送上了断头台,理由只有一个防患女主乱政,外戚篡权。

钩弋夫人死了,一段时间后,刘彻也走了阎王殿,疾病催他走,不得不走。

而刘弗陵上台后,年龄虽然小,做事有章有法,将汉武大帝征战四方留下的亏空慢慢填了起了,这对西汉200年的王朝起到了极大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刘弗陵在公元前74年一命呜呼,只活了21岁。

他恨过自己那个雄才大略的父亲吗?一定恨过,毕竟,让一个7岁孩子的母亲离开了人世,这对孩子的心灵一定是有伤害的。不恨父亲,才不正常呢。
但,没过多久,那个看似刚强的父亲,那个刘弗陵又爱又恨的父亲,又在孩子8岁时离开了人世,这是真正的父母双亡,这是人生不能承受之重。
纵然,有诸多顾命大臣陪伴在自己左右,但又有谁能代替父母的位置呢?没人可以代替。他的死是因为疾病,他的疾病绝对和父母早亡有关。可惜了!

刘彻为什么杀了卫子夫

巫蛊之祸、帝王猜忌、消除外戚干政。

卫子夫和太子的直接死因是因为巫蛊之祸。巫蛊之祸说的是在汉武帝老年时,思想上逐渐转入迷信。他不但举行封禅,还对方术十分迷信。在一次睡觉做梦的时候,梦见有几千个小人手持棍棒殴打自己。醒来之后,汉武帝十分生气,认为是有人用巫蛊之术来害自己。“巫蛊”事件爆发,是汉武帝自我膨胀到了极点的表现。他不分青红皂白,不做任何调查研究就乱杀无辜。后来杀人杀得差不多了,他自己也后悔了。

作为刘彻的皇后,卫子夫“德行恭谨”,从不干政;卫青谦逊低调、谨言慎行;但为抗击外侮而迅速发展壮大家族,自然不缺运筹帷幄、韬光养晦的人。而汉武帝的猜忌心于帝王之中名列前茅,所以解决卫家就成了必然。

随着刘彻年纪渐大,性格逐渐暴戾,小人乘虚而入,刘彻本性中的忌刻沉猜大起,晚年喜怒无常,多所杀戮,在江充的攀附下,太子刘据也被牵连进来。由于猜疑和封闭,刘彻父子沟通有误,激起叛乱,卫子夫也见不到武帝,支持太子起兵杀江充清君侧,使用皇后玺缓调动宫卫,刘据兵败逃走自杀,武帝派使者责问卫子夫,卫子夫无法说清,只得自杀明志。

刘彻简介历史

1、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汉武故事》载其初名为“彘” ,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母为王皇后。

2、初封胶东王,七岁立为皇太子。后元三年(前141年)继位,为加强中央集权,颁行推恩令,又制订左官律和附益法,规定诸侯王惟得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不拘一格录用人才,提拔有才能的士人为侍从,以备顾问。裁抑丞相职权,依靠亲信和近臣参与决策,从而形成内朝(中朝)和外朝的政治体制。又设十三州部刺史,加强对郡国的控制。为解决财政困难,改革币制,禁止郡国铸钱,又实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制度。颁布算缗、告缗令,向商人征收重税。建立正规的察举制度,令郡国举孝廉及秀才、贤良方正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设五经博士,在京师长安兴建太学,又令郡国皆立学官。因迷信神仙,热衷于封禅和郊祀,曾多次巡游各地,挥霍无度。自元朔二年(前127年)起,派卫青、霍去病多次出击匈奴,迫其远徙漠北。命张骞岀使西域,沟通汉与西域各族联系。又征服闽越、东瓯、南越和卫氏朝鲜,经营西南夷,在其地设置郡县。

3、在位晚年,阶级矛盾日益加深,关东流民达二百万,多地爆发农民起义。宫廷发生“巫蛊之祸”,导致太子刘据自杀。征和四年(前89年)下轮台诏,拒绝桑弘羊募民屯田轮台的建议。后元二年(前87年)去世,临终前立八岁幼子刘弗陵为太子。 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


·
·
·
·
·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