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哪个兵法,孙子兵法有

未解之谜 2023-04-02 02:26www.dkct.cn世界未解之谜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哪个兵法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孙子兵法。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孙子兵法·九变篇》。“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将指将领;受指接受。原句意思是领远征在外可以应急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现代引申义为在职场中,由于特殊情况或突发状况,员工先自行应变处理善后,事后再请示汇报的情形。

孙子兵法的影响

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兵法理论,出现过很多兵法著作,而在众多的兵法著作中,《孙子兵法》对古代军事谋略文化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孙武被人奉称为“兵圣”,《孙子兵法》被称为“兵学圣典”,孙武的兵法理论是古代谋略思想的瑰宝,它对于推动军事谋略文化的系统发展和创造更新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孙子兵法》是古代军事智慧的集中表现,是古代战争经验的理论精华,时至今日,乃很值得关注和探索。

第一,《孙子兵法》打破了以往军事著作就军事论军事的惯例,以宏观的理论视角来讨论和探索军事问题,拓展了古典兵学的研究范围,丰富了古代军事谋略的理论内容。

《孙子兵法》深刻地分析战争与国家存亡、战争与政治、战争与经济、战争与外交、战争与自然环境等的密切关系,探索了这些关系之间的客观规律,全面论述了战争的普遍规律和具体战争的特殊性,阐述军事统帅指挥战争的基本原则。

第二,《孙子兵法》逻辑结构严密,它所表述的军事思想具有很强的理论系统性,它是古代兵书中理论体系最为完整的一部论著,也是中国古代军事谋略思想严密性的一种体现。

第三,《孙子兵法》的“慎战”思想确立了中国古代军事谋略的基本立场,强调对战争的决策应十分谨慎面临战争,决策者一定要冷静、谨慎地对待,千万不能盲目地发动战争;遇到上了战争,不要“好战”,而应尽量争取能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来获取胜利。

第三,《孙子兵法》将“出奇致胜”视为是军事谋略的第一原则,不主张靠武力“硬拼”,而主张以智取胜。这种观点对于古代军事谋略的发展影响非常大。用兵靠出奇制胜,而要“出奇”就须有奇谋,有奇谋才能出奇招,靠奇招智胜,若靠武力拼杀,损耗必然很大。所以,孙武的兵法特别重视“上兵伐谋”,而这种以智取胜的用兵原则,应用于长期的军事实践中,便大大地促进了军事智谋理论的发展。
第五,《孙子兵法》极力主张战争的制胜之道就在于能趋利避害,孙武认为,用兵就应“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君王、将帅统兵作战,应考虑到,于国有利方能战,于国不利便不能战。战争的基本原则是“以利为主”,不利之战,应尽量避免。其实,这“以利为主”的原则也成了古代军事谋略的至上原则,举兵之要,重在于国于民有利,用谋之要在于对用谋者有利。



孙子兵法一共有多少篇


《孙子兵法》一共十三篇。《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汉代版《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于临沂银雀山汉墓中。
()


·
·
·
·
·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