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是指哪七个人?有什么记忆顺口溜?建
未解之谜 2023-04-02 02:26www.dkct.cn世界未解之谜
建安七子是指哪七个人
建安七子,是指王粲、孔融、陈琳、徐干、刘桢、阮瑀、应玚这七个文学家,基本上可以这么认为,“建安七子”代表了建安时期除了曹氏父子三人之外的文学成就。
"七子"之称,最先出自于曹丕的《典论·论文》,七子中除了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外,其他六人都与曹氏父子关系不错。
建安七子对于我国的散文以及诗、赋的发展,都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建安七子”与"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通常被视作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这七人中,孔融是最为人所熟知的,孔融又称“孔北海”,“孔融让梨”这个典故让孔融为世人家喻户晓,孔融是孔子的后人,是太山都尉孔宙儿子,孔融从小能诗能文,著有《荐祢衡表》,世人称赞他的散文锋利简洁,曹丕也很佩服孔融的才华。
而这七子之中,成就最高的无疑是王粲,王粲不建安七子之一,而且还与曹植并称“曹王”,文学评论家刘勰就称赞王粲为“七子之冠冕”。王粲深得曹氏父子的信任,被赐爵为关内侯,著有《英雄记》。
陈琳的诗歌代表作主要有《饮马长城窟行》、《为袁绍檄豫州文》、《为曹洪与世子书》、《武军赋》、《神武赋》等,陈琳的散文风格比较雄放。
其他的徐干、刘桢、阮瑀、应玚五子,虽然在诗、赋、散文也有很大的成就,但在名气上或成就上,都不及孔融与王粲。
建安七子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诗、赋、散文等文学体裁的影响更是巨大,我国的大文豪鲁迅先生就曾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专门讲过他们,对于他们的文学成就给予了很大肯定。
建安七子记忆顺口溜
1.顺口溜记忆法
我们将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各取其中一个字采用谐音法组成一句话来记忆。如下笼(融)里(琳)插
(粲)杆(干),鱼(瑀)羊(玚)溜(刘)。
2.故事记忆法
我们在记忆建安七子的时候也可以用故事来记忆,下面就将孔融让梨的故事重新编写一下。如下有一天恐龙(孔融)从树林(陈琳)里捡到三颗梨,开心地拿回家作为晚餐(王粲)。路上遇到了一位长着胡须(徐)的杆子向他问路,恐龙给长着胡须的长杆指明了方向还送给他一颗大梨。杆子回赠它一块软玉(阮瑀),软玉里面有一只老鹰抓着一头小羊(应玚)。恐龙推辞不过,于是把软玉放在一棵柳树下磨成了针(刘桢)。
建安七子和
一、所处时期不同
1、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
2、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
二、人不同
1、建安七子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2、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
三、原因不同
1、建安七子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文学成就,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
2、竹林七贤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
建安七子,是指王粲、孔融、陈琳、徐干、刘桢、阮瑀、应玚这七个文学家,基本上可以这么认为,“建安七子”代表了建安时期除了曹氏父子三人之外的文学成就。
"七子"之称,最先出自于曹丕的《典论·论文》,七子中除了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外,其他六人都与曹氏父子关系不错。
建安七子对于我国的散文以及诗、赋的发展,都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建安七子”与"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通常被视作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这七人中,孔融是最为人所熟知的,孔融又称“孔北海”,“孔融让梨”这个典故让孔融为世人家喻户晓,孔融是孔子的后人,是太山都尉孔宙儿子,孔融从小能诗能文,著有《荐祢衡表》,世人称赞他的散文锋利简洁,曹丕也很佩服孔融的才华。
而这七子之中,成就最高的无疑是王粲,王粲不建安七子之一,而且还与曹植并称“曹王”,文学评论家刘勰就称赞王粲为“七子之冠冕”。王粲深得曹氏父子的信任,被赐爵为关内侯,著有《英雄记》。
陈琳的诗歌代表作主要有《饮马长城窟行》、《为袁绍檄豫州文》、《为曹洪与世子书》、《武军赋》、《神武赋》等,陈琳的散文风格比较雄放。
其他的徐干、刘桢、阮瑀、应玚五子,虽然在诗、赋、散文也有很大的成就,但在名气上或成就上,都不及孔融与王粲。
建安七子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诗、赋、散文等文学体裁的影响更是巨大,我国的大文豪鲁迅先生就曾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专门讲过他们,对于他们的文学成就给予了很大肯定。
建安七子记忆顺口溜
1.顺口溜记忆法
我们将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各取其中一个字采用谐音法组成一句话来记忆。如下笼(融)里(琳)插
(粲)杆(干),鱼(瑀)羊(玚)溜(刘)。
2.故事记忆法
我们在记忆建安七子的时候也可以用故事来记忆,下面就将孔融让梨的故事重新编写一下。如下有一天恐龙(孔融)从树林(陈琳)里捡到三颗梨,开心地拿回家作为晚餐(王粲)。路上遇到了一位长着胡须(徐)的杆子向他问路,恐龙给长着胡须的长杆指明了方向还送给他一颗大梨。杆子回赠它一块软玉(阮瑀),软玉里面有一只老鹰抓着一头小羊(应玚)。恐龙推辞不过,于是把软玉放在一棵柳树下磨成了针(刘桢)。
建安七子和
一、所处时期不同
1、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
2、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
二、人不同
1、建安七子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2、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
三、原因不同
1、建安七子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文学成就,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
2、竹林七贤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