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姬陵介绍,泰姬陵背后的血腥故事和意义
未解之谜 2023-04-02 02:26www.dkct.cn世界未解之谜
泰姬陵介绍
泰姬陵,全称为“泰吉·玛哈尔陵”。莫卧儿帝国著名建筑。在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 (Agra)城内,亚穆纳河右侧。莫卧儿帝国国王沙杰汗为他死去的皇妃蒙太姬修建的陵墓。公元1630年始建,1653年建成。它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绚丽夺目。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伊斯兰教建筑中的代表作。
1983年根据文化遗产评选标准C (I) 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7届会议报告。是北京时间2007年7月8日凌晨公布的“新七大奇迹”之一。
从数不清的照片中使人非常熟悉的泰姬陵的外形被作为饭店的标志、酸辣酱和调味品的商标,实际上它被用在随便什么地方,人们看到立刻就想到是印度的地方。尽管如此,很少有人看了泰姬陵感到失望的。
泰姬陵百看不厌,它仍旧能使人惊讶。它在一天里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自然光线中显现出不同的特色。虽然它是一座陵墓,可它却没有通常陵墓所有的冷寂。相反你感到它似乎在天地之间浮动。它的和谐对称、花园和水中倒影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令无数参观者惊叹不已的奇迹。估计有2万名工匠参与了泰姬陵的建造,历时22年才完成。据说一位法国人和一位威尼斯人参与了工程的部分工作。至今没有一位建筑师被记录肯定参与了陵墓的建造——这对这个建筑物是很适宜的,因为建造它的本意在于让人们只记住在陵墓里的人。
泰姬陵是用从322公里外的采石场运来的大理石造的,但它却不是有些照片里的那种纯白色建筑。成千上万的宝石和半宝石镶嵌在大理石在表面,陵墓上的文字是用黑色大理石做的。从一道雕花的大理石围栏上可以看到出色的手艺。阳光照射在围栏上时,它投下变化纷呈的影子。从前曾有银制的门,里面有金制栏杆和一大块用珍珠穿成的布盖在皇后的衣冠冢上(它的位置在实际埋葬地之上)。窃贼们偷去了这些珍贵的东西,许多人曾企图挖取镶嵌在大理石栏上的宝石,但泰姬陵的雄伟壮丽仍使人为之倾倒。
泰姬陵坐落在一个风景区内,庄严雄伟的门道象征着天堂的入口,上方有拱形圆顶的亭阁。原先这儿曾有一扇纯银的门,上面镶嵌着几百个银钉。这些东西都已被劫走,现在的门是铜制的。
关于沙贾汗想在朱木拿河的另一边为自己建一座同样的黑色大理石陵墓的传说似乎没有太多的真实性。他的儿子奥朗则布于1658年宣布为帝,并把他的父亲软禁在阿格拉一个城堡内达9年之久,一直到他去世。沙贾汗能从城堡远远眺望泰姬陵。后来他也被葬在泰姬陵。
泰姬陵代表了莫卧儿建筑成就的高峰。这种风格的陵墓竖立在一个底座上,上面饰有光塔,人们对它怀有和对清真寺同样的崇敬的心情。这种风格的纪念陵墓在印度北部发展并随之消失。
侯迈因在德里的陵墓于1564年动工,它是泰姬陵的雏形,牢固、威严而不是精致、黄雅。17世纪70年代奥朗则布在奥芝加巴德为他的妻子仿造了一座泰姬陵,可是它没有泰姬陵的魅力与和谐。德里的另一陵墓赛夫达贾之墓于1753年动工,被称为是“莫臣儿建筑的闪光”,它可不是一座人们尽力设法要运河看的建筑物。这些纪念陵墓都有一个标准的模式——一个大的洋葱形状的拱顶、水道、分成四部分的花有泰姬陵的建造者把这些东西融化在一起,创造出一座无与伦比的建筑。与孟加拉的总督威廉·本廷克爵士策划的阴谋相比,泰姬陵内珍贵财宝的失窃可谓微不足道。19世纪30年代,他谋划拆除当时疏于管理、杂草丛生的泰姬陵,把大理石运往伦敦出售。只是因为从德里红堡上拆下的大理石找不到买主,这个计划才作罢。后来,在1900年当了印度总督的柯曾重新修复了泰姬陵。
毫无疑问,泰姬陵是世界上完美艺术的典范。基本上由大理石建成的建筑毫无瑕庇,月光之下的泰姬陵更给人一种恍若仙境的感觉。她不仅表达了沙贾汗对爱妻的深切纪念,也是他给人类的一份厚礼。
泰姬陵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心爱的妃子于1631年至1648年在阿格拉而建的。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艺术最完美的瑰宝,是世界遗产中令世人赞叹的经典杰作之一。
这座世界七大建筑奇迹背后其实有一段哀怨缠绵的历史,了解它的历史的背景,确能增加观赏泰姬陵的趣味。17世纪莫卧儿帝国皇帝沙杰汉为纪念其爱妃慕塔芝玛,动用了数万名工人,以宝石镶饰修建陵寝,图案之细致令人叫绝。泰姬陵最引人瞩目的是用纯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体建筑,皇陵上下左右工整对称,中央圆顶高六十二米,令人叹为观止。四周有四座高约四十一米的尖塔,塔与塔之间耸立了镶满三十五种不同类型的半宝石的墓碑。陵园占地十七公顷,为一略呈长形的圈子,四周围以红沙石墙,进口大门也用红岩砌建,大约两层高,门顶的背面各有十一个典型的白色圆锥形小塔。大门一直通往沙杰罕王和王妃的下葬室,室的中央则摆放了他们的石棺,壮严肃穆。泰姬陵的前面是一条清澄水道,水道两旁种植有果树和柏树,分别象征生命和死亡。
泰姬陵背后的血腥故事
在印度莫卧儿帝国时期,年轻王子偶遇了一位美丽的波斯姑娘,从此彻底被她所征服。这位王子就是沙贾汗,而这位姑娘就是阿姬曼,她是皇宫总管阿萨夫汗的女儿,具有波斯血统。
几年后,这位性情温和并且容貌靓丽的女孩终于嫁给了沙贾汗,成为了他的妻子。
沙贾汗是国王贾汗吉尔的第三个儿子,历来就野心勃勃,甚至还试图起兵逼迫父亲退位。兵变失败后,他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期间一直都由阿姬曼陪伴在左右。
1627年,在老国王去世后,沙贾汗在阿姬曼的父亲,也就是自己岳父的暗中支持下,终于击败了皇兄并登上王位,成为莫卧儿帝国的第五位国王。
沙贾汗登上王位后,不仅冷酷决绝地清算了自己的众位兄弟,还开始强化中央集权。对内,他平定了国内的叛乱;对外,他占领了很多的领土。基本上,沙贾汗虽然谈不上明君,可也基本上是合格的国王。
沙贾汗虽然像所有帝王一样也是后宫粉黛三千,但依然对于阿姬曼情有独钟,册封她为“蒙泰姬·玛哈尔”,印度语意为“王宫之冠”。而阿姬曼也非常争气,先后为丈夫生下了十四个孩子,只有四子三女活下来。
因为生育子女过于频繁,她的身体变得异常虚弱,但依然坚持陪同丈夫南征。随夫出征期间,阿姬曼在营帐之中生下了一个女儿,之后就难产而死,终年三十八岁。
泰姬在临终之际,希望沙贾汗能为自己建造一座大墓,以纪念不朽的爱情。沙贾汗悲痛万分,一夜之间就变成了苍苍白发的老者,回到都城后立即开始着手设计和建造陵墓。
由于连年的征战,当时的莫卧儿帝国已经大不如前,国力非常虚弱。沙贾汗竟然不惜动用国库的大量资金,以不计成本的代价由当时最著名设计师乌斯泰德·伊萨亲自设计陵墓。
在设计期间,沙贾汗得知伊萨已经结婚,竟然做出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决定,下令处死了伊萨的妻子。对此,他竟表示只有这样才能让伊萨体会自己的丧妻之痛,才能让伊萨全心全意设计出世界上最美的陵墓。
陵墓设计完结后,沙贾汗从世界各地请来了最好的工匠,包括书法家、珠宝匠、雕刻师等共计两万余人,甚至还有部分来自中国的工匠。这些人不辞辛苦,矜矜业业工作二十多年,才终于建造完成了这个宏伟的巨大工程。
本来,一切的花费虽然极尽铺张和奢华,但好歹可以说,他是为了爱情!可是,在陵墓完工后,沙贾汗竟然残忍地砍掉了设计师的头,又砍掉了所有工匠的手,理由竟是不允许他们再造出比泰姬陵更加完美的建筑。
1657年,随着沙贾汗的病重,他的四个儿子开始了夺位之争。虽然沙贾汗宠爱长子,也计划册立长子继位,但他的第三子奥朗则布却最有野心,也最有实力。
第二年,奥朗则布就将病重的父亲沙贾汗赶下了台,并且将自己在世的兄弟全部处死,甚至还把首级送到父亲的面前。之后,沙贾汗被儿子奥朗则布软禁,只能凭借小窗遥望着远处的泰姬陵。
整整八年后,沙贾汗在回忆和绝望中死去。唯一安慰的是,在他死后,儿子奥朗则布终将父亲葬在了泰姬陵。沙贾汗和泰姬,这对阴阳相隔多年的爱人,终于还是团聚了。
可以说,泰姬陵是一座因爱而生,又因恨而终的建筑,它见证了印度一个王朝的兴衰和荣辱。在它美轮美奂的外表下,埋藏着堆积如山的白骨。
泰姬陵的意义
泰姬陵让我们想到的是一段可歌可泣的美丽爱情。可是谁又知道它的建造者莫卧儿帝国第五代皇帝沙贾汗曾经是多么残忍呢?泰姬陵位于印度北方邦亚格拉市郊,是莫卧儿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汗为其爱妻泰姬•玛哈尔修建的陵墓。它始建于1631年,每天动用2万名工匠,历经22年才完成。
世人为它的洁白晶莹、玲珑剔透而倾倒。在世人眼中,泰姬陵就是印度的象征。泰姬陵作为陵墓建筑的典范,一直被人们所瞻仰和赞美,还因为它以动人心弦的故事为背景,更是为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普通人眼中,泰姬陵是美丽爱情的结晶,,它的建造也许并不是歌颂伟大的爱情的,而是充满了血腥和卑鄙的。
1631年,莫卧儿帝国第五代皇帝沙贾汉的妻子死于难产。沙贾汉伤心欲绝,据说他的头发因为伤心全变白了,他穿了两年丧服。他发誓要建一座全世界最美丽的陵墓,以表现其永恒的爱情。陵墓建造完成,沙贾汉竟残忍地在陵墓完工后砍掉设计师的头,又砍掉众工匠的手,只为避免日后有其他陵墓胜过泰姬陵,血腥程度可谓世间少有!泰姬陵的陵墓建筑群包括大门、玛哈墓、两座清真寺、四座尖塔和一些附属建筑物,全部设计互相配合,浑然一体。
陵墓高约250尺,耸立河边,气势雄伟。陵园占地42亩,布局精巧,其中间有一个十字形水池,中心为喷泉。有一条红石铺成的道路,一直从陵园大门通到陵墓。陵墓建筑在一座7米高、95米长的正方形大理石基座上,寝宫居中,四周各有一座40米高的圆塔。寝宫高74米,上部为一高耸的弯顶,下部为八角形陵壁。
宫内墙上,珠宝镶成繁花佳卉,光彩照人。寝宫分五间宫室,中央宫室里置放着泰姬和沙贾汉的大理石石棺。陵墓的两侧伫立着两座用红沙制成的形式相同的清真寺。在大理石上有无数宝石镶嵌着作为装饰。此工程选用了本国的大理石,中国的宝石、水晶和玉,巴格达和也门的玛瑙,中国西藏的绿宝石,斯里兰卡的宝石,阿拉伯的珊瑚等多达43种。
墓内到处可见纯银烛台、纯金灯座、华丽的波斯地毯,雕花大理石棺四周更围了一道纯金的栏杆。1857年莫卧儿帝国覆亡,泰姬陵内的金银珠宝被人抢掠一空,幸而陵墓本身并未受到破坏。直到现在,这座爱情的象征仍然屹立在河畔被人们瞻仰。
()
泰姬陵,全称为“泰吉·玛哈尔陵”。莫卧儿帝国著名建筑。在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 (Agra)城内,亚穆纳河右侧。莫卧儿帝国国王沙杰汗为他死去的皇妃蒙太姬修建的陵墓。公元1630年始建,1653年建成。它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绚丽夺目。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伊斯兰教建筑中的代表作。
1983年根据文化遗产评选标准C (I) 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7届会议报告。是北京时间2007年7月8日凌晨公布的“新七大奇迹”之一。
从数不清的照片中使人非常熟悉的泰姬陵的外形被作为饭店的标志、酸辣酱和调味品的商标,实际上它被用在随便什么地方,人们看到立刻就想到是印度的地方。尽管如此,很少有人看了泰姬陵感到失望的。
泰姬陵百看不厌,它仍旧能使人惊讶。它在一天里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自然光线中显现出不同的特色。虽然它是一座陵墓,可它却没有通常陵墓所有的冷寂。相反你感到它似乎在天地之间浮动。它的和谐对称、花园和水中倒影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令无数参观者惊叹不已的奇迹。估计有2万名工匠参与了泰姬陵的建造,历时22年才完成。据说一位法国人和一位威尼斯人参与了工程的部分工作。至今没有一位建筑师被记录肯定参与了陵墓的建造——这对这个建筑物是很适宜的,因为建造它的本意在于让人们只记住在陵墓里的人。
泰姬陵是用从322公里外的采石场运来的大理石造的,但它却不是有些照片里的那种纯白色建筑。成千上万的宝石和半宝石镶嵌在大理石在表面,陵墓上的文字是用黑色大理石做的。从一道雕花的大理石围栏上可以看到出色的手艺。阳光照射在围栏上时,它投下变化纷呈的影子。从前曾有银制的门,里面有金制栏杆和一大块用珍珠穿成的布盖在皇后的衣冠冢上(它的位置在实际埋葬地之上)。窃贼们偷去了这些珍贵的东西,许多人曾企图挖取镶嵌在大理石栏上的宝石,但泰姬陵的雄伟壮丽仍使人为之倾倒。
泰姬陵坐落在一个风景区内,庄严雄伟的门道象征着天堂的入口,上方有拱形圆顶的亭阁。原先这儿曾有一扇纯银的门,上面镶嵌着几百个银钉。这些东西都已被劫走,现在的门是铜制的。
关于沙贾汗想在朱木拿河的另一边为自己建一座同样的黑色大理石陵墓的传说似乎没有太多的真实性。他的儿子奥朗则布于1658年宣布为帝,并把他的父亲软禁在阿格拉一个城堡内达9年之久,一直到他去世。沙贾汗能从城堡远远眺望泰姬陵。后来他也被葬在泰姬陵。
泰姬陵代表了莫卧儿建筑成就的高峰。这种风格的陵墓竖立在一个底座上,上面饰有光塔,人们对它怀有和对清真寺同样的崇敬的心情。这种风格的纪念陵墓在印度北部发展并随之消失。
侯迈因在德里的陵墓于1564年动工,它是泰姬陵的雏形,牢固、威严而不是精致、黄雅。17世纪70年代奥朗则布在奥芝加巴德为他的妻子仿造了一座泰姬陵,可是它没有泰姬陵的魅力与和谐。德里的另一陵墓赛夫达贾之墓于1753年动工,被称为是“莫臣儿建筑的闪光”,它可不是一座人们尽力设法要运河看的建筑物。这些纪念陵墓都有一个标准的模式——一个大的洋葱形状的拱顶、水道、分成四部分的花有泰姬陵的建造者把这些东西融化在一起,创造出一座无与伦比的建筑。与孟加拉的总督威廉·本廷克爵士策划的阴谋相比,泰姬陵内珍贵财宝的失窃可谓微不足道。19世纪30年代,他谋划拆除当时疏于管理、杂草丛生的泰姬陵,把大理石运往伦敦出售。只是因为从德里红堡上拆下的大理石找不到买主,这个计划才作罢。后来,在1900年当了印度总督的柯曾重新修复了泰姬陵。
毫无疑问,泰姬陵是世界上完美艺术的典范。基本上由大理石建成的建筑毫无瑕庇,月光之下的泰姬陵更给人一种恍若仙境的感觉。她不仅表达了沙贾汗对爱妻的深切纪念,也是他给人类的一份厚礼。
泰姬陵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心爱的妃子于1631年至1648年在阿格拉而建的。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艺术最完美的瑰宝,是世界遗产中令世人赞叹的经典杰作之一。
这座世界七大建筑奇迹背后其实有一段哀怨缠绵的历史,了解它的历史的背景,确能增加观赏泰姬陵的趣味。17世纪莫卧儿帝国皇帝沙杰汉为纪念其爱妃慕塔芝玛,动用了数万名工人,以宝石镶饰修建陵寝,图案之细致令人叫绝。泰姬陵最引人瞩目的是用纯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体建筑,皇陵上下左右工整对称,中央圆顶高六十二米,令人叹为观止。四周有四座高约四十一米的尖塔,塔与塔之间耸立了镶满三十五种不同类型的半宝石的墓碑。陵园占地十七公顷,为一略呈长形的圈子,四周围以红沙石墙,进口大门也用红岩砌建,大约两层高,门顶的背面各有十一个典型的白色圆锥形小塔。大门一直通往沙杰罕王和王妃的下葬室,室的中央则摆放了他们的石棺,壮严肃穆。泰姬陵的前面是一条清澄水道,水道两旁种植有果树和柏树,分别象征生命和死亡。
泰姬陵背后的血腥故事
在印度莫卧儿帝国时期,年轻王子偶遇了一位美丽的波斯姑娘,从此彻底被她所征服。这位王子就是沙贾汗,而这位姑娘就是阿姬曼,她是皇宫总管阿萨夫汗的女儿,具有波斯血统。
几年后,这位性情温和并且容貌靓丽的女孩终于嫁给了沙贾汗,成为了他的妻子。
沙贾汗是国王贾汗吉尔的第三个儿子,历来就野心勃勃,甚至还试图起兵逼迫父亲退位。兵变失败后,他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期间一直都由阿姬曼陪伴在左右。
1627年,在老国王去世后,沙贾汗在阿姬曼的父亲,也就是自己岳父的暗中支持下,终于击败了皇兄并登上王位,成为莫卧儿帝国的第五位国王。
沙贾汗登上王位后,不仅冷酷决绝地清算了自己的众位兄弟,还开始强化中央集权。对内,他平定了国内的叛乱;对外,他占领了很多的领土。基本上,沙贾汗虽然谈不上明君,可也基本上是合格的国王。
沙贾汗虽然像所有帝王一样也是后宫粉黛三千,但依然对于阿姬曼情有独钟,册封她为“蒙泰姬·玛哈尔”,印度语意为“王宫之冠”。而阿姬曼也非常争气,先后为丈夫生下了十四个孩子,只有四子三女活下来。
因为生育子女过于频繁,她的身体变得异常虚弱,但依然坚持陪同丈夫南征。随夫出征期间,阿姬曼在营帐之中生下了一个女儿,之后就难产而死,终年三十八岁。
泰姬在临终之际,希望沙贾汗能为自己建造一座大墓,以纪念不朽的爱情。沙贾汗悲痛万分,一夜之间就变成了苍苍白发的老者,回到都城后立即开始着手设计和建造陵墓。
由于连年的征战,当时的莫卧儿帝国已经大不如前,国力非常虚弱。沙贾汗竟然不惜动用国库的大量资金,以不计成本的代价由当时最著名设计师乌斯泰德·伊萨亲自设计陵墓。
在设计期间,沙贾汗得知伊萨已经结婚,竟然做出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决定,下令处死了伊萨的妻子。对此,他竟表示只有这样才能让伊萨体会自己的丧妻之痛,才能让伊萨全心全意设计出世界上最美的陵墓。
陵墓设计完结后,沙贾汗从世界各地请来了最好的工匠,包括书法家、珠宝匠、雕刻师等共计两万余人,甚至还有部分来自中国的工匠。这些人不辞辛苦,矜矜业业工作二十多年,才终于建造完成了这个宏伟的巨大工程。
本来,一切的花费虽然极尽铺张和奢华,但好歹可以说,他是为了爱情!可是,在陵墓完工后,沙贾汗竟然残忍地砍掉了设计师的头,又砍掉了所有工匠的手,理由竟是不允许他们再造出比泰姬陵更加完美的建筑。
1657年,随着沙贾汗的病重,他的四个儿子开始了夺位之争。虽然沙贾汗宠爱长子,也计划册立长子继位,但他的第三子奥朗则布却最有野心,也最有实力。
第二年,奥朗则布就将病重的父亲沙贾汗赶下了台,并且将自己在世的兄弟全部处死,甚至还把首级送到父亲的面前。之后,沙贾汗被儿子奥朗则布软禁,只能凭借小窗遥望着远处的泰姬陵。
整整八年后,沙贾汗在回忆和绝望中死去。唯一安慰的是,在他死后,儿子奥朗则布终将父亲葬在了泰姬陵。沙贾汗和泰姬,这对阴阳相隔多年的爱人,终于还是团聚了。
可以说,泰姬陵是一座因爱而生,又因恨而终的建筑,它见证了印度一个王朝的兴衰和荣辱。在它美轮美奂的外表下,埋藏着堆积如山的白骨。
泰姬陵的意义
泰姬陵让我们想到的是一段可歌可泣的美丽爱情。可是谁又知道它的建造者莫卧儿帝国第五代皇帝沙贾汗曾经是多么残忍呢?泰姬陵位于印度北方邦亚格拉市郊,是莫卧儿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汗为其爱妻泰姬•玛哈尔修建的陵墓。它始建于1631年,每天动用2万名工匠,历经22年才完成。
世人为它的洁白晶莹、玲珑剔透而倾倒。在世人眼中,泰姬陵就是印度的象征。泰姬陵作为陵墓建筑的典范,一直被人们所瞻仰和赞美,还因为它以动人心弦的故事为背景,更是为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普通人眼中,泰姬陵是美丽爱情的结晶,,它的建造也许并不是歌颂伟大的爱情的,而是充满了血腥和卑鄙的。
1631年,莫卧儿帝国第五代皇帝沙贾汉的妻子死于难产。沙贾汉伤心欲绝,据说他的头发因为伤心全变白了,他穿了两年丧服。他发誓要建一座全世界最美丽的陵墓,以表现其永恒的爱情。陵墓建造完成,沙贾汉竟残忍地在陵墓完工后砍掉设计师的头,又砍掉众工匠的手,只为避免日后有其他陵墓胜过泰姬陵,血腥程度可谓世间少有!泰姬陵的陵墓建筑群包括大门、玛哈墓、两座清真寺、四座尖塔和一些附属建筑物,全部设计互相配合,浑然一体。
陵墓高约250尺,耸立河边,气势雄伟。陵园占地42亩,布局精巧,其中间有一个十字形水池,中心为喷泉。有一条红石铺成的道路,一直从陵园大门通到陵墓。陵墓建筑在一座7米高、95米长的正方形大理石基座上,寝宫居中,四周各有一座40米高的圆塔。寝宫高74米,上部为一高耸的弯顶,下部为八角形陵壁。
宫内墙上,珠宝镶成繁花佳卉,光彩照人。寝宫分五间宫室,中央宫室里置放着泰姬和沙贾汉的大理石石棺。陵墓的两侧伫立着两座用红沙制成的形式相同的清真寺。在大理石上有无数宝石镶嵌着作为装饰。此工程选用了本国的大理石,中国的宝石、水晶和玉,巴格达和也门的玛瑙,中国西藏的绿宝石,斯里兰卡的宝石,阿拉伯的珊瑚等多达43种。
墓内到处可见纯银烛台、纯金灯座、华丽的波斯地毯,雕花大理石棺四周更围了一道纯金的栏杆。1857年莫卧儿帝国覆亡,泰姬陵内的金银珠宝被人抢掠一空,幸而陵墓本身并未受到破坏。直到现在,这座爱情的象征仍然屹立在河畔被人们瞻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