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被忽略的晚清军事实力,枪炮普及度高的

历史趣闻 2025-03-20 13:18www.dkct.cn历史人物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常常通过电视画面了解到清朝晚期的战争场景:清军士兵挥舞大刀长矛,英勇冲锋,然而面对八国联军的先进武器,他们一排排地倒下。这让我们容易产生一种错觉,似乎清朝军队在武器装备上远远落后于敌方,失败是必然的。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此。

实际上,晚清时期的清军已经大规模装备了枪炮。除了部分省份,每100名士兵就有50支枪。特别是在广东,每100名士兵中有60人配备枪支。想象一下,如果广东有五万士兵,那么就有三万支枪。沿海的其他军队,即使按照较为保守的估计,也有数量庞大的枪支。相比之下,英国军队人数最多时只有两万,也就是说他们只有两万支枪。清军手中的枪支数量是英国的好几倍。

大炮的配备同样丰富。清军拥有将近一千门大炮。以虎门为例,平时有212门重型大炮,其中还包括一门9000斤的重炮和23门8000斤的巨炮。虎门实际上在战备时期拥有约三百门重型火炮。这种火力配备令人震惊,足以证明清军在武器装备上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落后。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种大规模的火炮制作在明朝时期就已经开始。根据《明会典》的记载,明朝开国后的137年内,每三年就制造3千门大炮和3千枝。仅在明朝前期,中国就制造了13万多门大炮和13万多枝。可以想象,明清两朝的枪炮数量是多么的庞大。

清朝被入侵的原因并不仅仅在于枪炮的质量。虽然质量是一个因素,但根本原因还是政治的腐朽。因为即便在武器质量上有所不足,数量上的优势完全可以弥补。当时的西方列强并没有在枪炮技术上领先太多。否则,后来的变法运动也不会有发生的可能。

历史往往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晚清时期的清军并非只会挥舞大刀,他们在武器装备上已经拥有相当的实力。政治腐败才是导致清朝遭受入侵的根本原因。这样的历史真相令人深思,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与繁荣。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