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燕国和赵国之间的恩怨 长平之战后燕国为什
今天,风趣网的小编要为大家揭示一段战国时期的纷争故事。赵国,在经历了秦国的重创之后,元气大伤,不仅受到秦国的频繁侵扰,更受到其他诸侯国的虎视眈眈。其中,燕国尤为蠢蠢欲动。
公元前251年,燕王听闻赵国在长平之战后,青壮年几乎被秦将坑杀,国内只剩下孤儿寡妇,无力再战。于是,他派出了大将栗腹,领兵六十万,战车两千乘,大举进攻赵国。栗腹计划兵分两路,一路攻打代地,一路主攻鄗。那么,为何燕国如此急不可耐地要攻打赵国呢?
这还要从战国中后期的国策说起。在相国的建议下,诸侯国纷纷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赵国的西面是秦国,东北面是燕国,这两个国家成了远交近攻的盟友,共同对付夹在中间的赵国。燕国的国力远不如赵国,于是就在赵国与秦国大战之际,燕国屡屡偷袭。
赵国与燕国,曾有过半个世纪的和平时期,从公元前313年即位起,一直到公元前265年。这段时间里,赵国与燕国大多是盟友,共同对抗其他国家。一次赵国的军事行动彻底改变了这一切。公元前265年,赵国任用齐国人田单为将,攻取了燕国的四座城池。虽然这一事件个人色彩浓厚,但无疑给燕国造成了深远的心理影响,破坏了赵燕之间的盟约。
长平之战、邯郸之战后,赵国实力大损。公元前251年,燕国丞相栗腹出使赵国,探明赵国虚实后,决定趁此良机攻赵。他坚决主张出兵,不听从乐毅之子乐间的劝告,派大将栗腹领兵六十万进攻赵国。
此时的赵国确实如栗腹所言,国内多为老弱病残。赵国的将士们并未放弃抵抗。他们下令国内男子年满十五岁者全部参军,并从北方名将那里调集部分军队。赵军的总兵力达到了二十五万。在廉颇的指挥下,年轻的赵军将士奋勇杀敌,大败燕军于鄗城之下。栗腹也在阵前被斩杀。攻代的燕军听闻主力被击溃后也迅速败退。赵军乘胜追击五百里包围了燕都邯郸城。燕王无奈割让五城求和赵军才解围而还。
历史故事
- 说说燕国和赵国之间的恩怨 长平之战后燕国为什
- 王安石最经典的三首古诗,你读过几首?
- 中国史上最牛的氏族 出过21个皇帝 40余位宰相
- 中国史上唯一一个葬入皇陵的太监 顺治为其写碑
- 刘封被杀的真正原因只是他没出兵帮关羽吗?
- 雍正死后李卫怎么样了 乾隆是如此对待他的心腹
- 蒙恬手握三十万大军,为什么不帮扶苏呢?
- 伊索寓言简介 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
- 建筑工地发现一个罕见古墓 打开后竟不寒而栗
- 曹操最器重的鬼才郭嘉,只可惜英年早逝了
- 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这种风格与他的经
- 娄昭君是什么人?六个儿子出了三个皇帝
- 箕谷之战中赵云的五千疑兵为何能挡住曹真的主
- 历史上的华妃到底是什么样的 和电视剧演的区别
- 诸葛亮是少有的奇才,为何却辅佐弱小的刘备呢
- 古代皇帝身边伺候的都是太监,为什么不是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