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到底做了什么骚操作 安史之乱为何拖了八

历史趣闻 2025-03-20 16:50www.dkct.cn历史人物

今天,风趣网的小编带大家走进历史深处,探讨安史之乱这一盛唐时期的重大事件。这场战争在天宝十四年爆发,由安禄山起兵反抗唐朝,持续了八年之久。背后的原因不仅在于安史叛军的强大势力,更与唐朝最高统治者的决策失误息息相关。

唐玄宗的催促潼关决战堪称一大失误。安禄山起兵之初,虽然迅速攻陷了唐王朝的大片州县,但也遭到了众多地方将领的顽强抵抗,张巡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潼关一线英勇抵御叛军,为唐朝组织有效抵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唐玄宗听信谗言,催促名将哥舒翰率领二十万精锐在潼关外决战,结果导致一代名将战死沙场,二十万精锐损失殆尽,长安门户洞开。这一决策失误,使得唐朝陷入被动局面,唐玄宗只得逃离长安,最终在儿子灵武登基后被架空,成为没有实权的太上皇。

唐肃宗在克服两京(长安、洛阳)后开始的猜忌将帅也是一大问题。至德二年,安史叛军内讧,唐肃宗趁势收复两京,天下似乎即将平定。肃宗在自信心爆棚的却对郭子仪、李光弼等中兴之臣产生了猜忌,不设置最高统帅,只任命鱼朝恩为监军。这一决策导致了乾元元年的战役中,因为监军的瞎指挥,被降而复叛的史思明渔翁得利。唐王朝的内部动荡和最高权力的换血使得外部平叛一拖再拖。

唐王朝内部的纷争也加剧了安史之乱的持续时间。永王在江陵起兵叛乱,转移了唐王朝内部的注意力。而肃宗对郭子仪、李光弼等中兴之臣的不信任也加剧了内部矛盾。这些因素都使得安史之乱持续更久。

可以说,安史之乱持续八年是当时唐王朝内忧外患、决策失误的必然结果。如果没有张巡、郭子仪、李光弼等中兴之臣的辅佐和安史叛军内部的多次内讧,唐王朝或许早已被安史叛军所灭亡。最终能够平叛并非因为内部团结和明君的英明决策而是部分贤臣的辅佐和安史叛军的内讧加剧。历史的进程总是充满了波折与无奈,烂的碰上更烂的,这便是历史的安排。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