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铁锅引发一场国家战争,50万人为此断送性命

历史趣闻 2025-03-20 17:17www.dkct.cn历史人物

【风趣网独家报道】北宋时期,中华大地上冶炼技术大放异彩,铁锅炒菜由此盛行。然而朝代更迭后,新的统治者却没有掌握中原的冶炼技艺。明朝时期,朱元璋和朱棣两位皇帝对蒙古持续施压,削弱其战斗力,并严格限制铁锅的出口,担心蒙古人将铁锅融化制成武器。然而蒙古人民依然顽强如小强般生存下来。

在明朝统治下,蒙古人民尝到了煎炒烹炸的美味后被迫返回北方草原。由于没有铁矿和冶炼技术,他们无法制作铁锅,只能依靠从中原王朝的进口。于是每年的朝贡变得异常重要。蒙古每年向大明朝廷进贡马匹和毛皮,换取大量生活用品,其中铁锅是必不可少的。

到了明朝第六任皇帝朱祁镇统治时期,瓦剌通过增加朝贡频率和使者数量来换取更多的铁锅。司礼监掌印王振看不过这种情况,试图削减马价、减少赏赐。瓦剌因此挥师南下,威胁北京。年轻的皇帝朱祁镇率领50万大军出征,却在土木堡遭遇伏击,几乎全军覆没,皇帝本人也被瓦剌俘虏,史称“土木堡之变”。

瓦剌原本想通过明帝朱祁镇向明朝索要财物,但明朝却拥立朱祁镇的弟弟为新帝。一年后,瓦剌求和心切,派出使者出使漠北。杨善作为新帝派出的都御史出使瓦剌。虽然杨善在历史评价中不算高,但他能言善辩、言辞流利的特点却在这次外交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杨善巧妙地将铁锅问题转移给商人处理,将瓦剌的注意力从皇帝转移到买卖上。他向瓦剌解释铁锅价格高昂的原因:广东铁锅质量上乘且耐用,但运费高昂且卖家为了成本不愿意降价。最终这场谈判的结果是朱祁镇被释放回国,瓦剌人也未能以正常手段获取便宜的铁锅。为了满足边境地区的烹饪需求,同时也为了国家安全着想研发出一种新型的“安全铁锅”。这种铁锅采用生铁制造,不易被回炉铸造武器,从此成为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的代表之一。在广东大规模生产的铁锅成为了中国古代制造业走向世界的缩影。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