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弼挑弱马给皇帝,为何皇帝没怪罪反而赏赐他
在古代帝王的行宫中,总有一些大臣秉持公正之心,不因为权贵而失去原则。今天我们要讲述的两位大臣,他们的事迹堪称百官典范。他们是怎样的人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拓跋焘时代,一位名叫古弼的大臣以其刚正不阿的性格备受赞誉。古弼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当拓跋焘在西河时,他负责提供马匹。尽管面临皇帝的威严,古弼却选择了一匹瘦弱的战马,因为他深知国家的战备资源不能浪费在娱乐之上。面对皇帝的责难,古弼毫不畏惧,他解释道:“如果因为满足皇上的兴致而导致国家战备不足,那么罪责重大。南北的强敌虎视眈眈,我担忧的是国家的安危。”他的忠诚和执着深深打动了皇帝,拓跋焘赞叹道:“有这样的臣子,是国家的福气。”古弼用他的智慧与担当,赢得了皇帝的赞赏和丰厚的奖赏。
而在另一个时代,也有一位对皇帝“抠门”的大臣——张承业。他是主管国库的官员,在一次宴会上,他坚守原则,拒绝滥用国库资金。即使面对李存勖的压力,他也坚决不动摇,他强调:“我掌管的是国家的钱财,不能随意私用。”张承业的坚定让李存勖清醒地认识到他的忠诚与责任。他知道自己的使命是守护国家的财政,确保国家的基业能够稳固发展。
古弼和张承业都是合格的“管家”,他们坚持原则,不因为权贵而改变立场。他们深知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即使在面对皇帝的命令时,只要不符合国家原则,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反对。他们看似“抠门”,实则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着想,他们为朝廷节流,确保国家的财政和资源能够用在刀刃上。
这两位大臣的事迹令人敬佩,他们的忠诚、智慧和担当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他们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合格的官员,不仅要有能力,更要有坚定的原则和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国家做出贡献,赢得人民的尊敬和赞誉。古弼和张承业的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心中永恒的楷模。
历史故事
- 古弼挑弱马给皇帝,为何皇帝没怪罪反而赏赐他
- 孟昶在位时励精图治,为何却成了亡国之君-
- 揭秘成吉思汗一生最大的败仗,不是十三翼之战
- 姬昌的身世如何?他是怎样把西岐发展起来的?
- 对蜀汉而言最为致命的战役是什么?是夷陵之战
- 西汉末年赤眉军的势力为什么会如此强?
- 吴阶也是抗金大将,为何后世很少有人提及呢?
- 曹操得了赤兔马,为什么会给关羽?
- 关于司南的历史起源?司南最早出现于什么时候
- 轻骑兵克重骑兵吗?格林瓦尔德战役说明一切
- 清朝自救的革命运动为什么最后的纷纷失败
- 除了青龙偃月刀外,五虎将的武器都还有哪些?
- 探索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之道,有什么值得我们
- 努尔哈赤本来打算迎娶他的大女儿的 为什么这个
- 刘备是如何逐渐丢失荆州的?为什么说这是注定
- 易京之战:袁绍统一河北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