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被株连九族,家属们为何不选择逃跑?
诛灭九族,堪称古代最为严厉的刑罚,俗称“斩草除根”。这一刑罚制度自奴隶制原始社会起便存在,直至春秋时期,秦国正式将其纳入刑法体系。族刑,无疑是古代历史上最具威慑力的刑罚之一。
历史走到现代社会,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刑罚制度的不断完善,实名制已成为常态。一旦有人犯法,其信息立即上报公安系统。那么,在缺乏实名制的古代中国,当有人被判处诛灭九族后,为何其家属不选择逃跑呢?
信息不发达是主要原因之一。在古代,信息传输极为不便。例如,A城的王某某被判处诛灭九族,身在B城的家属可能对此一无所知。当执法人员前来抓捕时,这些家族成员往往还懵然不知发生了何事。
交通不便也增加了逃跑的难度。古代人们主要依靠步行,或者乘坐速度相对较慢的马车。即便他们开始逃跑,后面也会有骑着快马的士兵紧追不舍。被追上只是时间问题。
执法速度的迅速也让家属难以逃脱。对于诛灭九族这样的大罪,一旦定罪,立即执行,不同于普通罪犯的秋后问斩。这种迅速执法也为了防止九族成员集结反抗。
连坐制度更是让逃跑变得几乎不可能。执法的士兵会拿着罪犯的家谱进行抓捕。即使家属烧掉家谱也无济于事。连坐制度要求邻居必须如实告知士兵关于被通缉者的信息。在古代社会,人员流动性很差,一旦有陌生人出现,地方负责人会立即上报。在这种连坐制度下,犯人想要逃跑几乎是天方夜谭。
除此之外,古代人的家族观念根深蒂固,对家族的荣誉和尊严极为重视。即使面临诛灭九族的危险,许多家族成员也可能选择坚守家族荣誉,而不是逃亡。他们可能认为,逃亡是懦弱的表现,而勇敢面对刑罚是维护家族尊严的方式。
古代诛灭九族刑罚的严厉性、信息的不发达、交通的不便、执法的迅速以及连坐制度等因素,共同使得被处罚者的家属难以逃跑。这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某些特点和人们的价值观。
历史故事
- 古代人被株连九族,家属们为何不选择逃跑?
- 嘉庆时期都发生了什么 为何说是清代最荒唐的时
- 围魏救赵的背后,齐国还有什么目的?
-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功臣 朱元璋如果不杀功臣会怎
- 古人夏天也穿的很保守吗 事实证明别被电视剧给
- 蔡毓荣:平定三藩之乱的清朝大臣,最后却没善
- 古代后宫真的和清宫剧一样吗 事实证明比你看得
- 清末留学生一共有120人 为什么回来的只有94人呢
- 邹忌身为齐国的美男子之一 邹忌到底是君子还是
- 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杀马谡 诸葛亮这么做的目的
- 郑国在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为什么立即就衰落了
- 诸葛亮为什么非要舍易求难,选择实力更弱的刘
- 古代后宫嫔妃如果身体不适 她们是如何告诉皇帝
- 历史上一共有三个曹节 他们和曹操之间到底是什
- 皇帝最宠爱的女儿,死后却被废为宫女
- 姐姐是乾隆宠妃,她却入宫做白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