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首绝命诗瞒天过海,王阳明当时经历了什么

历史趣闻 2025-03-21 02:38www.dkct.cn历史人物

王阳明,字伯安,号阳明,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全能大儒,与孔、孟、朱并称为“孔、孟、朱、王”。他不仅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书法家和军事家,还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

王阳明提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独到见解,主张“知行合一”,强调天地之间,只要心存良知,一念向善,便可成为圣贤。他的思想深邃,才华横溢,现存诗歌多达六百多首,有唐人风韵,秀逸有致。

弘治十二年,年仅27岁的王阳明顺利进入仕途,以其突出的政绩和正直的品格赢得了人们的赞誉。他却在弘治十八年目睹了明武宗的荒唐,以及朝廷中文官与宦官之间的斗争。年轻的明武宗宠信宦官,尤其是刘瑾,任由其扰乱朝纲。

正德元年冬,刘瑾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王阳明仗义直言,上疏论救,结果触怒刘瑾,不仅被拦截奏折,还被送入大牢。家人多方施救后,王阳明虽保住了性命,但被刘瑾贬至贵州龙场。

刘瑾仍对王阳明怀恨在心,并派刺客去追杀他。当王阳明行至钱塘江时,他发现自己被盯梢。为了避免连累家人,他进入大胜果寺躲避。为了瞒过刘瑾的刺客,他写下《绝命诗》,造成自己投江自尽的假象。之后,他登上商船,从公众视野中消失。

当刺客看到江边的《绝命诗》和衣物,以为王阳明已自杀,便回报刘瑾。刘瑾误以为王阳明已死,便不再追究。逃过一劫的王阳明来到贵州龙场,这个荒芜偏僻的地方成了他反思和悟道的场所。在这里,他结合自己历年的遭遇,经过日夜反省,终于悟出“圣人之道”,开创了声势浩大的“阳明心学”。

时至今日,“阳明心学”仍风靡全球,他的“心即理”、“知行合一”等学说被世人深入研究学习。王阳明的才华和经历,以及他在逆境中的坚韧和智慧,都使他成为历史上一位令人敬仰的人物。他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他的智慧和勇气,也向我们展示了一种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