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的市舶司制度和唐朝的有什么区别?

历史趣闻 2025-03-21 10:57www.dkct.cn历史人物

宋元时期,海洋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国家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国家对于对外贸易的重视,催生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这一时期的市舶司体制和官本船贸易体制尤为突出。随着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宋初的市舶制度也日趋完善。中央不再只是临时派遣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而是设立了市舶司作为常设机构。与唐代的单一广州设立市舶使不同,宋代市舶司的分布更为广泛,包括广州、泉州、杭州、明州(今宁波)、温州、秀州(今松江)、江阴、密州(今山东胶县)等地。市舶司不仅职能多样,包括征收税款、处置舶货、办理船舶出入手续以及招徕和保护外商等,而且其相关规定和举措也极大地保护了外商的切身利益,为他们的商业活动提供了政治及司法保障,有力地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兴盛。元代在市舶制度上“大抵皆因宋旧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市舶法则。至元三十年(1293年),在原市舶官员的参与下,正式制订了市舶法则二十二条,为海外贸易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支持。元朝还实行了“官本船”政策,即由资助船只和货物,选民间商人出海贸易,所得利润由官府和商人共享。这一政策旨在垄断海外贸易的利益,虽然禁止私商下海的措施并未完全实施,但“官本船”制度一直持续存在。在元代后期,市舶司经历了一度取消后重新恢复的过程,泉州曾购买旧有船只交给舶商使用,这些船只也成为了“官本船”。拿国家本钱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被称为“斡脱”。元朝设置的发放高利贷机构斡脱总管府为“海蕃市诸蕃者”提供贷款,利息相对较低,显示出对于海外贸易的积极推动。也有学者认为,以斡脱为代表的特权官商对海商的压迫和侵夺,严重挫伤了海商的积极性,阻碍了海外贸易的正常发展。宋元时期,对于海外贸易采取了积极的推动政策,市舶司体制和官本船贸易体制的设立是其中的重要举措。这些政策不仅推动了海外贸易的繁荣,也促进了国家对外交往的深入发展。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