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中吃空饷有多严重?为何故意逼士兵逃跑

历史趣闻 2025-03-21 23:02www.dkct.cn历史人物

吃空饷:一种历史悠久的弊病

自古以来,军官虚报兵员冒领军饷的“吃空饷”现象屡见不鲜,这种弊病已经深深植根于我国历史长河之中。从古代的守边军队到现代的朝廷部门,都有这种不正之风的存在。

在古代,兵籍管理弊端丛生,士兵死亡不注销、逃亡不下编,兵额有缺不招填,导致守边的兵员越来越少。到了崇宁年间,仅熙河一地士兵逃亡达四万,将副人员对此视而不见,坐视故纵而不问,目的就是为了冒领军饷。这样的现象不仅使军队羸弱,还造成了巨大的财政损失。

在军中,为了多吃空饷,军官们不择手段。他们向朝廷虚报兵数,士兵只有四万七却虚报十万,多吃了一倍的空饷。对于那些不能忍受饥饿困苦的士兵,军官甚至不阻止他们逃亡,反而以此为利。他们可能故意惩罚士兵,逼他们逃跑,这样既可以贪污军饷,又可以向逃亡士兵索取贿赂。在这样的苦役盘剥之下,大量士兵选择逃亡。等到朝廷真正需要用兵的时候,却发现花名册上的士兵早已被军官们榨干。

这种现象并非仅限于军中,朝廷部门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例如,某些工部书吏采取假印舞弊、捏造大员姓名等手段共冒领银物14次。甚至有时警察局上报的人数超过实际人数,空饷被局长一人贪占。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种吃空饷的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或贪污罪。之所以这种现象屡禁不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对吃空饷的行为进行严厉问责,没有将其绳之以法。对于发饷者的渎职责任与合谋问题避而不谈,使得吃空饷的成本过低。

试想,如果朝廷严查到底,拔出萝卜带出泥,让那些吃空饷者付出应有的代价,他们还敢轻易揩油吗?吃空饷不仅导致财政损失,还严重损害了公平正义的原则。为了维护社会的公正与和谐,我们必须对这种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让那些敢于吃空饷的人付出应有的法律代价。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根治这一历史悠久的弊病。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