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坐拥80万大军为什么不去救驾?
【风趣网品读】介绍左良玉坐拥80万大军,却不去救驾背后的故事
在明朝末年的动荡时期,京城告急,崇祯帝急需救援。号称拥有百万大军的左良玉却选择观望,没有出兵救援,究竟为何?今天让我们一探究竟。
大将左良玉,英勇之名曾在战场上多次验证。在洪桥、大堑山等战役中,他杀敌无数,立下赫赫战功。河南道御史侯恂慧眼识珠,提拔他为边军副将。此后,左良玉一路高歌猛进,屡建奇功,名声大噪于朝廷之中。
面对百万敌军,左良玉大军的真实面貌并不如外界所见那般强大。虽然坐拥80万大军,但实际上,这些军队中大部分是左良玉在征战过程中收编的农民军,战斗力参差不齐。真正忠于左良玉的精英部队只有五个营,总兵力不足20万。这样的军队如何与李自成的大军相抗衡?更何况明朝末年吏治败坏,军队士气低落,使得左良玉的军队在面对李自成大军时倍感压力。
左良玉本人的态度也是决定性因素之一。作为明朝后期的重要将领,左良玉的品质和魄力并不如袁崇焕那般卓越。早在公元1637年,他就已经开始拥兵自重。面对朝廷的征召和命令,左良玉总是犹豫不决,甚至公然无视朝廷的命令。这样的态度和行为让人质疑他的忠诚和决心。
地理因素也限制了左良玉的救援行动。当时京城已危在旦夕,而左良玉的大军距离京城山高水远。尽管他提出了出兵计划并上报朝廷,但由于路途遥远和重重难关的阻隔,等到计划送到朝廷时已是事过境迁。李自成大军已经攻陷京城时,左良玉尚未收到朝廷的回复。这使得他无法及时出兵救援崇祯帝。
明朝的灭亡并非一人之过。整个大明王朝已经腐朽不堪,如同大厦将倾。而左良玉本人并非忠臣良将的形象也让他在面对危机时选择自保而非救援。崇祯帝之死、明朝之亡已成定局。这个故事不仅揭示了明朝末年的混乱和腐败,也让我们重新审视历史中英雄人物的选择与命运。
历史故事
- 左良玉坐拥80万大军为什么不去救驾?
-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都吃什么 朱棣和他一样吗
- 汉武帝刘彻和卫青的关系怎么样?两人之间有什
- 崇祯南迁之后都遇到了哪些事?为何最后被逼自
- 辽朝灭亡后,余下的那些契丹族人都去了哪里?
- 朱元璋为何要设立锦衣卫?这个机构的权利有多
- 诸葛三兄弟出自同一个家族,为什么分别为不同
- 朱元璋到底有多害怕察罕帖木儿 他若不死朱元璋
- 后金是怎么入主中原 全部都靠此人的功劳
- 明朝灭亡之后,明代的遗民们为何又重新讨论永
- 历史上有罗成这个人物吗?罗成又是怎么死的?
- 义熙土断处理方式是怎样?有着怎样的影响
- 古代王朝为什么要选择迁都 原本地方发生了什么
- 江阴市舶司,在哪里?古代的海关什么样
- 刘表临死前托孤给刘备 为何不选择投降曹操呢
- 同样是削藩,为何朱允炆失败而朱棣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