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八旗谁才是老大?上三旗是哪三个?
八旗制度是清朝独创的兵民合一的政治行政与军事组织体系,其制度之精妙,体现在出征时使用的八种颜色的军旗上,分别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以及镶黄、镶白、镶红、镶蓝。此制度初时仅有八旗满洲,后来随着征服的扩展,蒙古人和汉人也被编为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共计二十四旗。其最核心的部分仍然是八旗满洲。
这一制度起源于清太宗时期,并在其手中得以完善。在清入关之前,八旗之间并无高低之分。镶黄旗满洲的地位显得尤为特殊,除皇帝一支外,无其他宗室。随着皇权的加强,正黄旗与正白旗也归皇帝统属。到了清顺治七年(1650年),福临为了加强控制,对八旗的顺序进行了调整。此后,由皇帝直接控制的镶黄、正黄、正白三旗被称为上三旗,而由诸王、贝勒统辖的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五旗则称为下五旗。有清一代,这一制度始终未变。
在清朝,上三旗的地位明显高于下五旗。上三旗作为皇帝的亲兵,主要担负禁卫皇宫的任务,而下五旗则主要负责驻守京师及各地。而在上三旗中,镶黄旗的地位最高,正黄旗和正白旗次之。
要确定八旗中哪一旗地位最高,我们可以参考清朝的“抬旗”制度。抬旗是清朝为了提高皇亲、贵族和功臣的地位而改变其旗籍的制度。汉姓包衣会被改为八旗汉军,八旗汉军则可能升级为八旗满洲,而下五旗的满洲人会可能被升级为上三旗的满洲人。
通过抬旗的例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镶黄旗的地位之尊。例如,乾隆十三年(1748年),慈禧的老姑姑的娘家由镶蓝旗满洲抬旗为正黄旗满洲。而在同治时期,慈禧将自己的娘家从镶蓝旗满洲抬入镶黄旗满洲,这显示了镶黄旗的地位和重要性。其他如李侍尧和镜因军功抬旗,但地位远不及那些抬入镶黄旗的人。我们有理由认为,在清朝的八旗中,镶黄旗的地位最为尊贵,正黄旗次之,正白旗再次之,下五旗则没有明确的座次。
历史故事
- 满清八旗谁才是老大?上三旗是哪三个?
- 汉献帝如果向杀董卓一样杀了曹操 汉献帝的结局
- 武则天和李世民在一起11年之久 期间为何连一个
- 孙坚不敌董卓帐下的一位猛将,此猛将是谁?
- 整个唐朝基本都有宫廷政变 它们为何都围绕这个
- 乾隆在位时期都做了什么 为何说是他间接的导致
- 柳宗元的一首赠诗《种柳戏题》,表达想要造福
- 商鞅变法后,秦国最屈辱的一战,函谷关被攻破,还
- 刘琰为居高位为什么会被处死呢?与他的妻子有
- 朱元璋扮乞丐微服私访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回宫大
- 唐朝以胖为美,那胖到什么程度才是美人-看杨贵妃
- 封神榜中身为紫微大帝的他三次转世 留下了浓墨
- 刘备称帝时有一百多大臣支持 为什么这四人不在
- 探花只是科举的第三名而已 为什么中探花比中状
- 揭秘古代最贵的自杀方式 穷人只能看看却做不了
- 孝庄死后为什么慈宁宫再无人住进去 其实道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