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重兵在手为什么没有造反呢 他是怎么想的

历史趣闻 2025-03-22 13:29www.dkct.cn历史人物

深握重兵在手,蒙恬却选择束手就擒而非造反,这其中有几个深层次的考量。

蒙恬自知蒙冤受连坐之罪。他知道自己的弟弟蒙毅犯了某种未知的罪状,因此自己也受到了牵连。蒙恬在接到秦始皇的命令时,内心充满了困惑和疑虑。毕竟,作为最受秦始皇宠信的人之一,他深知秦始皇的冷酷无情,因此他极有可能认为蒙毅犯下了严重的罪行。在思考过程中,蒙恬引用了周公旦和周成王的故事,希望能以功赎罪。这一切都显示出他对自己的罪名的认知和承认。

扶苏的懦弱自杀为蒙恬树立了一个沉重的标杆。扶苏作为秦始皇的长子,在接到自杀的命令时选择了顺从。这种表现无疑给蒙恬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蒙恬在面对同样的困境时,难免会受到扶苏行为的启发和影响。

秦始皇的残暴无仁以及杀功臣的传统也深深影响了蒙恬的决定。在秦国崛起的过程中,许多立下赫赫战功的人最终却被秦始皇所杀。蒙恬深知自己也有同样的命运,他的功劳之大足以让他陷入同样的命运。他选择了顺从而非反抗。

蒙恬的愚忠思想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牢记祖先的教诲,不敢忘记先主的恩情。这种思想使他选择了死守道义而不是背叛。家庭的教育对蒙恬的影响是深远的。

蒙恬深受天命思想的影响。他认为自己的命运是由上天控制的,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数。这种思想使他选择了束手就擒而不是反抗。他甚至在说服自己时引用了天命思想,认为是自己修建长城挖断了地脉的原因导致的命运转折。在这样的宿命观下,反抗似乎变得毫无意义。

蒙恬之所以选择束手就擒而非造反,是因为他在面临困境时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的结果。从自知蒙冤受连坐之罪、扶苏的懦弱自杀、秦始皇的残暴无仁以及杀功臣的传统、愚忠思想以及天命思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他最终做出了这样的决定。这一切都显示出蒙恬的复杂内心世界和深层次的思考过程。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