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丑就多读书 但是在清朝长得好才是王

历史趣闻 2025-03-25 00:00www.dkct.cn历史人物

读书的智慧,历来被赞誉为生长进步的长梯,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塑造人生的重要途径。今天,我们就一同探寻读书的力量,为大家提供一个深刻的视角。

有句老话常说,“人丑就该多读书”。但你是否知道,在清朝时期,读书也并非万能之举?即便你饱读诗书,考中了重点大学,但若长相平凡甚至丑陋,仍可能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或无法成为官员。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清朝时期,科举制度被视为平民百姓通往成功、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想要中进士并非易事,许多人都在这条道路上艰难前行。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清朝出现了一种特殊选拔方式——大挑。对于那些三次会试仍未中举的人来说,他们仍有机会通过大挑成为知县或县学校长。但这一次选拔的标准却与众不同——它重视的是你的长相。

读者朋友们,这并非夸大其词。在大挑中,相貌成为了决定官职高低的重要因素。这一选拔制度有一个八字秘诀:“同田贯日气甲由申”。这八字秘诀用汉字的字形将人的身材和脸型分为上中下三等。拥有“同田贯”相貌的人,头大身长且腿直,可以担任七品官员。而“日”字形容的身材胖瘦高矮适中,属于二等,可以担任八品官。而那些鼻歪眼斜、头大身小、两肩不平的人,即使才华横溢,也只能被淘汰回家种田。也就是说,即使你考取了功名,但如果相貌平平甚至丑陋,依然可能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

科举制度虽然为国家选拔人才,但最终决定买不买你的帐的是皇上。对于那些相貌不太理想的人来说,更需要思考如何以独特的方式展现自己、推销自己。读书不仅是为了积累知识,更是为了塑造一个更加优秀的自己。只有深入理解并把握读书的真正意义,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