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水岭是什么?是三家分
历史趣闻 2025-03-26 02:55www.dkct.cn历史人物
《资治通鉴》的开篇,以三家分晋这一重大事件作为起始,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含义。司马光之所以选择这一事件,是因为它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被视为君臣之礼彻底破坏的象征,犹如历史的一道分水岭。
周纪一,自雍摄提格起,至玄默困敦止,共三十五年的漫长岁月,被浓缩成一部厚重的历史巨著。其中的威烈王二十三年,是一个标志性的年份。这一年,周天子任命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引发了司马光的深刻反思。
司马光强调,天子的职责在于守护礼制,以礼治理国家。他坚信上下有别,尊卑有序,任何对礼制的破坏都是对天职的背叛。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一旦礼制被破坏,国家将陷入混乱。
对于周天子封晋国大夫为诸侯的行为,司马光痛心疾首。他惋惜周文王、周武王的宗庙祭祀虽能延续,但礼制已丧失殆尽。他引述晋文公的案例,强调名分的重要性。当晋文公请求以隧葬礼仪下葬时,周襄王拒绝了他,因为“这是天子不同于诸侯的礼仪”。这显示出名分的重要性,即使强大如晋文公也不敢轻易冒犯。
韩、赵、魏三晋的强盛却打破了这一平衡。他们侵暴蔑视国君,瓜分了晋国。天子不仅无力讨伐,还宠护加爵秩给他们,使得名分被抛弃。有人认为这是周王室的衰微所致,但司马光认为,实际上是天子自己破坏了礼制。
司马光的叹息,表达了他对周天子的失望。他认为礼崩乐坏导致了圣贤后代的灭亡,人民离散除灭。这一观点贯穿了他对许多历史事件的评价。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不应忘记礼制的重要性。破坏礼制的行为不仅是对传统的背叛,更是对国家和人民的祸害。只有尊重和维护礼制,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繁荣。这一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仍有深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上一篇:三国真正的单挑王都有谁?吕布并不在其中
下一篇:没有了
历史故事
-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水岭是什么?是三家分
- 三国真正的单挑王都有谁?吕布并不在其中
- 闵子:春秋时期鲁国人,孔丘弟子,孔门七十二
- 浅水原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何说李世民被猪队
- 古代打仗真的像电视剧一样乱砍吗 历史上真的是
- 吕布实力那么强,为何张飞敢屡次向吕布挑战-
- 三国中名将如云,那么其中谁死的是最冤的呢?
- 西周、东周、西周国和东周国都是什么?有什么
- 犬戎是现在的什么人?犬戎的后代在哪
- 埃及法老的诅咒是真的吗?金字塔为什么不让人
- 揭光绪皇帝是怎么死的?墓中为何会有一缕头发
- 郭子仪借兵收复了长安,付出的代价有多沉重?
- 宋朝最后一位皇帝,揭秘赵昺的悲惨一生
- 黄花闺女中的黄花是什么花 为何用它来形容少女
- 魏忠贤对明朝贡献很大吗 魏忠贤不死明朝就不会
- 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度的战斗力如何 为什么巴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