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从未带兵打仗过,为何刘邦敢让他率领大军
历史趣闻 2025-03-26 13:18www.dkct.cn历史人物
在秦末汉初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登坛拜将”无疑是一件引人注目的大事。
彼时,一位名为韩信的治粟都尉,没有任何军事指挥经验,却奇迹般地从一个囚犯的位置升至了大将军,并在盛大的登坛拜将仪式中接受汉王的册封。这样的情景令人震撼,也让许多人质疑刘邦的决策。难道他不怕韩信成为第二个赵括,葬送大好局面吗?
其实,刘邦之所以敢于拜韩信为大将,背后有三个重要的原因。萧何作为当时的丞相,为韩信背书,称赞他是国士无双。作为一把手刘邦,怎能不考虑与萧何的关系呢?如果不顾及萧何的面子,很可能会破坏他们的友谊,失去这位得力助手。刘邦是基于大局考虑,为了维系与萧何的关系而拜韩信为大将。
刘邦明白大将只是虚名而非实权。虽然他把上将军印交给了韩信,但并没有把军权交给对方。这样的安排让韩信虽有将军之名,却没有独领一军的实权。即使韩信真的如赵括一般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权力也无法掀起风浪。刘邦对此并不惧怕。
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将没有统兵经验者立为上将军或大将军其实是常规操作。如周文、宋义等人虽无军事经验,但同样被委以重任。他们虽然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但都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刘邦任命毫无军事经验的韩信为大将,也是历史潮流中的一股浪花。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知道在合适的人和合适的时机下,即使无经验也能取得胜利。韩信虽新拜大将,但在刘邦的巧妙布局下,其成功也是指日可待的。
刘邦的决策并非盲目之举。他考虑到了大局、人际关系以及历史背景等多个因素。虽然外界对此充满质疑和担忧,但刘邦深知自己的决策是为了更好的未来。在合适的人和时机下,没有经验的韩信也有可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上一篇:马谡临死前大喊八个字,在场大将听了都心惊
下一篇:没有了
历史故事
- 韩信从未带兵打仗过,为何刘邦敢让他率领大军
- 马谡临死前大喊八个字,在场大将听了都心惊
- 刘封是刘备的义子,关羽为什么不喜欢他?
- 古代都城为什么大多建于北方?有三个原因
- 清朝后宫一天只有两顿饭吗?那些妃子会不会饿
- 明朝的强大能到底什么样的地步 看看经济如何就
- 乾隆的儿子永珹为什么被送给大臣?
- 古代故事:能忍自安为善最乐
- 丁奉早年只是名小将,他是如何成为东吴后期的
- 北宋的一个武将世家,曾经威震西北二百年
- 关羽久攻樊城不下 关羽为什么不选择退兵
- 呆若木鸡最初的意思是什么意思?还褒义词还是
- 元朝除了忽必烈和元顺帝之外 为何其他皇帝都是
- 赵云在乱军中救出了刘备妻小,为何不得刘备重
- 秦国与赵国之间的长平之战是如何爆发的?两国
- 刘备和吕布都是多次投奔他人 吕布为什么会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