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立乾隆为太子的密旨究竟藏在哪里-

历史趣闻 2025-03-27 11:13www.dkct.cn历史人物

皇太子的秘密:藏在正大光明背后的立储制度变迁

深藏不露的皇太子密旨,究竟藏匿在何处?答案就隐藏在乾清宫那醒目的正大光明牌匾背后。雍正帝因感叹前朝帝位三废三立及九龙夺嫡的纷争,担忧太子早立会影响皇权集中,同时借鉴唐朝的历史经验,于是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

雍正元年(1723年),在乾清宫的庄重氛围下,雍正帝向西暖阁召集了众多王公大臣。他深沉地宣布:“目前朕的子嗣尚幼,关于立储大事,必须慎重考虑。虽不能立即实施,但预先筹划是必要的。朕已将此事亲笔书写密封,置于匣内,存放在乾清宫正中,世祖章御书的‘正大光明’牌匾之后,这是宫中最高之处,以备不测。”诸王大臣对这种做法无异议,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随后,雍正帝命众臣退下,仅留下总理事务的王大臣,当面见证了密封的锦匣被收藏于“正大光明”牌匾之后。不久之后,雍正帝又另书密封一匣,“常以随身”。这一做法后来得到了乾隆帝的认可,他在对历朝历代的建储法进行深入剖析后,认为秘密建储“实为美善”,并确立为神圣不可更改的“建储家法”。

乾隆以后,直至清朝结束,都是按照秘密建储制来继承皇位的。秘密建储与公开建储相比,避免了皇子之间为争夺皇位而发生的残酷斗争,对稳定政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后代皇帝大多没有真正经历过秘密建储的过程。例如乾隆帝是主动退位成为太上皇,而嘉庆帝的即位则是奉了乾隆皇懿旨。咸丰帝的即位也是早有所定。至于后面的同治帝、光绪帝以及宣统帝,其继位方式也均有所渊源。

这一制度变迁不仅体现了清朝皇帝对于皇位传承的深思熟虑,也反映了他们对政局稳定的追求。秘密立储制度背后的故事,就像那藏在正大光明牌匾后的密旨一样,引人深思。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