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没有劝降高顺,而是直接杀了他?

历史趣闻 2025-03-27 17:45www.dkct.cn历史人物

你是否了解高顺这位将领呢?不知道的话,让我为你揭晓历史的这一页。

历史上的名将,如曹魏的高览、宋宪、魏续,蜀汉的王平等人,都曾有过投降敌军的经历。在三国时期,尤其在前期,投降敌人并非难以接受的事情。曹操在战胜敌人后,有时会选择劝降,但也有例外。比如高顺,他在被曹操击败后,并未得到劝降的机会,而是被直接斩杀。

高顺,这个名字或许在三国历史的洪流中并不显眼,但他却是吕布麾下的一员猛将。《后汉书·吕布传》中记载,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少言辞,将众整齐,每战必克。他统领的部队,战斗力非常强悍,是吕布的精锐部队。

了解古代战争的人都清楚,一支部队的精锐人数并不多,但在战争中却能起到关键作用。高顺统领的部队虽少,却在实战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他不仅是吕布的得力干将,更是其手中最锐利的矛。高顺的实力毋庸置疑,他曾与北地太守雁门张辽一同攻打刘备,击败了曹操派往救援的军队,并俘虏了刘备的妻子。

那么,为什么曹操不劝降高顺呢?答案或许在于曹操的军令。在《三国志 于禁传》中记载了一件事,曹操对于围城后拒不投降的将领,有着绝不饶恕的军令。高顺在被围后选择坚守不降,所以曹操按照军令将其斩杀。

张辽、宋宪等人主动归降,曹操自然不算破坏自己的军令。至于劝降陈宫,或许有做样子之嫌。陈宫对此看得清楚,他的话语也许在试图让曹操放过他的家人。但历史告诉我们,高顺的命运无法改变。

高顺并非因实力弱而被曹操拒绝劝降,而是因为曹操的军令和战略选择。这位将领的故事和历史背景为我们揭示了三国时期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当我们深入了解这段历史时,会发现其中充满了策略和智慧。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