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坚决反对诸侯兼并,为什么还有记载灭国之

历史趣闻 2025-03-27 23:58www.dkct.cn历史人物

春秋之际,诸侯纷争,彼此征伐兼并,但孔子却在此间记载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件。大家都知道孔子反对诸侯间的征战,希望他们各自恪守本分,尊崇周天子,维护周礼。《春秋公羊传》却记载了一件孔子支持齐国攻灭小诸侯国的事情,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回溯至周夷王继位之时,王室逐渐衰微。强大的诸侯国不再朝拜进贡,互相征伐以争夺领土。齐国在军事和国力上均为翘楚。紧邻齐国的小国纪国,其国君纪侯常常夜不能寐,担忧国家的安危。

当时,周夷王患病,众诸侯纷纷前往探望并祈祷他早日康复。齐哀公作为当时的齐国国君,却对此毫无反应,只顾游山玩水。纪侯见此情形,心生一计。

纪侯带着贵重的礼物前去探望周夷王,嘘寒问暖,深受感动。他趁势提及齐国,暗示周夷王对齐国的无视感到不满。周夷王本就对此有气,听纪侯提及更是愤怒。纪侯又进一步煽风点火,提及齐哀公对辈分的轻视以及对周天子不敬的言论,使周夷王更加愤怒。最终,周夷王命人将齐哀公烹杀于鼎。

纪侯的计谋成功,齐哀公因此丧命。后来,齐国得知真相后虽愤怒但无奈,只得将国都远迁。齐哀公的死成为齐国历史上的耻辱,几代国君都牢记复仇之志。经过九代国君的努力,终于灭掉了纪国。

这件事在后世引起了关于“复仇”的大讨论。《春秋公羊传》中记载了孔子的观点:复仇不仅限于九世之仇,甚至百世之仇也可报。这一观点也被后世所引用。例如,“独尊儒术”的学者曾以此作为汉武帝向匈奴复仇的理论根据。

这个故事充满了策略与智慧,纪侯的巧妙计谋令人叹服。它也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间的纷争与恩怨情仇。孔子的观点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待复仇的新视角,引发我们对道义与复仇的深入思考。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