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奉:三国时期东吴名医,又名董平,字君异,
历史趣闻 2025-03-28 17:58www.dkct.cn历史人物
董奉,一位生活在东汉建安时期的名医,他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董奉,字君异,号拔墘,出生在侯官县董墘村,即今天的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龙田村。他从小就热爱医学,信奉道教,并且在年轻时曾就任侯官县小吏。他最终选择了归隐,在村后的山中一边练功,一边行医。他的医术高超,治病不取钱财,而是让患者痊愈后在山中栽下杏树。重病痊愈者栽五棵,轻病痊愈者栽一棵。数年后,这些杏树郁然成林,春天时杏子成熟,他便在树下建起草仓储杏。人们可以用谷子来交换杏子,而董奉则用所得之谷赈济贫民,供给行旅。这一善举使得后世对医家充满赞誉,称颂“杏林春暖”的语汇便源于此。
董奉的医术不仅闻名于当地,更远播南方。有一次,他来到交州,那里的一位病危的太守士燮已经三天奄奄一息。董奉给他服用了三粒神秘的药丸,用水灌下后,病人奇迹般地苏醒过来。手脚能动,肤色逐渐恢复正常,半日后便能坐起,四天后能说话,不久便痊愈了。尽管这个故事带有民间传说的色彩,但无疑展现了董奉医术的神奇。
董奉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曾住在士燮府中,但因士燮阴谋反叛朝廷,担心董奉泄露秘密,欲加害于他。董奉凭借自己的气功智慧地装死逃生,成功地骗过了士燮并逃离了危险。晚年的他隐居在豫章(今江西)庐山下,继续行医济世。直到吴天纪四年(280年),董奉逝世。
董奉的生活与事迹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是一位医术高超的医生,更是一位充满智慧、慈悲为怀的道家学者。他的善举与医术一起流传于世,被后人誉为“建安三”之一,与同时期的名医相提并论。他的故事激励了无数后来者,为医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董奉虽然离世已久,但他的事迹与精神将永远被铭记和传承。
上一篇:中国的最南端在哪你知道吗?在海面之下
下一篇:没有了
历史故事
- 董奉:三国时期东吴名医,又名董平,字君异,
- 中国的最南端在哪你知道吗?在海面之下
- 人死之后为何要面盖白纸?竟发生过这些事情
- 唐朝最好色的诗人,写了一首诗自毁前程
- 唐朝以胖为美是真的吗 杨贵妃的体重又有多重
- 朱元璋批奏折时宫女进来送吃的,结果宫女被斩
- 历史上孟浩然失约朝宗的事情是真的吗?
- 历史上张飞用的真的是丈八蛇矛吗?它的来源又
- 明朝太监都是不识字的 他们是如何宣读圣旨的
- 揭秘:古代有没有人会伪造圣旨?
- 龟兹国是哪一个民族 考古出土的文物都有哪些
- 西周的分封制,揭秘西周分封诸侯的爵位划分
- 唐朝大理寺是做什么的 大理寺和御史台有什么区
- 古代的嫔妃为甚大都无法怀孕?真相是什么
- 古代妃子每个月都是有俸禄的 换做现在大概是多
- 轮船招商局是什么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轮船招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