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河总督和两江总督谁的话语权更大?哪个更厉
清康熙年间,河道总督衙门从山东济宁迁移至江苏淮阴的清江。这一变动背后,隐藏着一个重要的地理变迁问题:黄河。
黄河,这条古老的河流,在历史上曾有过多次改道。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黄河开始夺淮入海,改变了其原有的流向。至清五年(1855年),黄河又回归至山东入渤海。在这漫长的岁月中,黄河治理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朝廷。
在咸丰帝之前的时期,黄河治理主要经由两江总督负责,因为黄河是经由两江总督辖区入海的。这就引发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两江辖区内,两江总督与河道总督谁的权力更大?
乾隆十八年(1753年)的官方定级显示,两江总督的级别高于河道总督。但值得注意的是,河道总督在专业技能上更具优势,可以视为专业人士。比如著名的河道总督靳辅,就是一位著名的治水专家。相比之下,两江总督在黄河事务上更多的是外行。让两江总督去管理黄河事务,有时还不如找一个专业人士来负责。
在嘉庆朝时期,这个问题得到了皇帝的重视。嘉庆帝清晰地界定了南河总督和两江总督的职权范围,明确了河务主要由南河总督负责,而两江总督只是“兼管”。这样一来,南河总督可以更加专注于河工事务,而不必受到外行的干扰。
清朝后期,随着朝廷的衰落,河务的管理也几乎陷入了瘫痪。南河总督开始偷懒,而两江总督则主动接手河工事务,这可能是出于对自身仕途的考虑。这一时期的河务管理混乱,直到咸丰五年黄河北徙后,南河总督几乎无事可做,最终于1861年被撤销。而两江总督也因为管不到黄河事务,得以落得个清闲。
这段历史反映了清朝河务管理的复杂性和困境。在权力的划分、专业的需求以及朝廷的衰落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河务管理经历了多次变动和调整。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的一次考验,也是对现代公共管理的一次启示。
历史故事
- 南河总督和两江总督谁的话语权更大?哪个更厉
- 三国历史悬疑-吕布死前为何单单只骂刘备一人
- 古代书生赶考身上肯定有钱 土匪为什么不去抢劫
- 吕布的3大法宝中的方天画戟最后到底被谁抢走了
- 在元宋大战中,他为元世祖打下最后一片江山
- 古代妃子红杏出墙,皇帝会是什么反应?
- 清朝和太平军打了十几年 清朝官员为什么没有人
- 什么是火耗归公?雍正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
- 为什么开国皇帝坐稳皇位之后要杀开国功臣?
- 明末己巳之变清军有多少人?袁崇焕负主要责任
- 大乔是怎么认识孙策的?她是孙策的正妻吗?
- 明朝军队装备了大量的火器 他们为何打不过后金
- 古代真的有冷宫这个地方吗 冷宫在皇宫中的什么
- 吕后在文景之治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 历史上康熙的皇贵妃生下一女,为什么却被烧掉
- 兵马俑千人千面 秦始皇真的用活人来烧俑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