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挖开一古墓,发现日本的历史渊源竟是...

历史趣闻 2025-04-03 14:32www.dkct.cn历史人物

尽管日本与我们隔海相望,但其历史发展轨迹却与我们截然不同。我们从远古的刀耕火种,经过千年的文化积淀,才铸就了今天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而日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陶器时代,直到中国文明的传入,才结束了这种原始状态。

据《汉书》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这是我国史书对日本的最早记载。这些倭人是居住在九州岛上的民族。而在另一部史书中也有提到,公元57年,中日两国开始有正式的往来,光武帝赐给日本印绶,标志着两国关系的建立。

到了18世纪,日本九州出土了一枚金印,上面刻有“汉委奴国王”字样,这一发现从实物上证明了中日建交的时间远在一千九百年以前。真正推动日本发生跨时代变化的,还是密切往来的遣唐使。

在唐朝以前,我们对日本的称呼多种多样,如倭、扶桑、东夷、海东、东瀛等。到了唐朝,中国统治者正式赐予它名字“日本”。据张守节的《正义》记载,“武后改倭国为日本国”。这一历史事实因为陕西一座古墓的发掘而得到了证实。

这座位于陕西西安的古墓并不起眼,但在一块墓志铭的出土后,引起了轰动。原来这是一位遣唐使的墓葬,他的墓志铭上明确记载了日本国名的由来。

这位遣唐使名叫井真成,来到中国仅第二年就不幸去世。唐玄宗对他礼遇有加,下诏赠送他“尚衣奉御”官职,让他得以五品官员的规格举行葬礼。这个官职通常只有皇室亲戚和高级大臣的子弟才能担任,唐玄宗的慷慨赐官,显示出他对日本的极高礼遇。

这块墓志铭作为“日本”国名最早的物证,一经发现即在日本引起了巨大反响。1992年,日本的明仁天皇夫妇甚至亲自来到西安,在65万字的碑林墓刻中寻找自己年号出处的痕迹。这段历史文物不仅见证了中日两国的深厚友谊,也展现了我国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