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璞玉为何价值连城?和氏璧由来介绍
远古时期,诸侯国各自镇国之宝,皆有所传。据《战国策》记载,其中楚国有一至宝名为和氏璧。关于和氏璧的起源,背后隐藏着一段令人动容的古老传说。你知道吗?本期民间故事带你揭开这神秘玉璧的传世之谜!
和氏璧,中国古代着名玉璧之一,传说中由楚国人士卞和所发现。此璧的颜色与花纹因史书记载不详而引人遐想。由于玉器在春秋战国时期礼法中占据重要地位,和氏璧的价值被民间广泛传颂,成为众多典故的来源。
其故事最早见于东周末年的着作《和氏第十三》。卞和在楚地的山中发现了这块裹在岩石中的美玉,先后献给了楚厉王和武王。御用玉匠的鉴定让和氏璧被误认为是石头,导致卞和的双脚被砍去。尽管卞和心中痛苦万分,但他并未放弃对宝玉的坚持与信任。当他带着玉石回到楚山时,他的悲痛之声感动了新任楚国国君。经过多次考验,真相终于大白,楚文王为这块玉璧命名为“和氏璧”。
《战国策》记载,和氏璧一直是楚国的国宝。在一次宴会中,有人趁乱偷走了和氏璧。几经辗转,和氏璧落入赵国手中。秦国的君主得知后,曾以15座城池为诱饵,试图换取和氏璧,这便是成语“价值连城”的由来。赵国派遣使者蔺相如出使秦国,经过一系列试探后,蔺相如成功地将和氏璧带回赵国。
随着历史的推进,秦国最终吞并了赵国,和氏璧落入秦帝国手中。在秦朝建立后,和氏璧被雕琢成传国玺,成为帝国权力的象征。数百年间,传国玺一直是中国历史上正统帝国的标志之一。每当朝代更迭时也不例外。从秦朝开始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传承。同时与随侯珠并称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亦有成语“随珠荆玉”的美誉与之相伴而生。而和氏璧背后的故事至今仍被世人传颂不衰成为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着我国古老而悠久的文化遗产。
历史故事
- 一块璞玉为何价值连城?和氏璧由来介绍
- 古代状元都是万里挑一的人才 历史上的状元为何
- 诸葛亮使用空城计诈骗司马懿时 诸葛亮为什么安
- 楚国为何会在楚怀王死后,选择和秦国握手言和
- 荀林父为何没有被杀掉?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 康熙为什么要消灭葛尔丹呢 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 刘伯温到底是怎么死的 是被朱元璋下毒还是因为
- 战国七雄当中除了秦国之外 还有哪个国家能统一
- 吕布八健将和曹操的八虎骑相比 谁更加厉害一些
- 朱元璋为什么给忽必烈修庙磕头还大骂红巾军是
- 唐宣宗打压宦官,带来了哪些影响?
- 刘备在白帝城死后,为啥诸葛亮很少打胜仗呢?
- 曹操帐下猛将如云,最勇猛的将领是谁呢?
- 为什么说清朝有庸君无昏君 看看皇子们的童年生
- 古代官员退休时,为什么不在当地养老?
- 崇祯为什么宁愿坐以待毙都不南迁 因为他手里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