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朝诸侯国:周国的发展史
【周朝发祥地:岐山之阳】
周朝,这一华夏文明的辉煌时期,其发源地便位于岐山之阳,即今天的陕西扶风。这里曾是本周太王所居之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周公旦的封国便在此地,其采邑得名周公,谥号周文公,嗣位者是周公之子君陈,为公爵。
一、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周国
周公旦的封国——周国,坐落在岐山之阳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这里是周朝的发祥地,也是周文公得以建立采邑的地方。扶风雍东北的故周城,即是今天的陕西宝鸡周原遗志,见证了周王朝的辉煌。
二、战国时期的周国
随着历史的演进,周国在战国时代经历了两次重要的分裂。
1. 西周国(前440年-前256年)
周考王元年(前440年),公子揭被封于河南,建立西周桓公,形成了西周小国。因公子根的叛乱,周国分裂为东周、西周两个小国。至前315年,东西两周分治,赧王迁都西周。前256年,秦攻西周国,西周君投降,国家灭亡。
2. 东周国(前367年-前249年)
东周国是西周国的兄弟国,是从周王室分裂出来的小国。关于其开国君主的身份及东周国分裂的原因存在多种说法。一说东周惠公是周威公的少子根,西国公之弟;另一说他是周威公之孙。传统观点认为,东周惠公在周显王二年(前367年)被分封至巩国旧地。据《史记》等文献记载,东周国的建立源于兄弟不和,小儿子根在赵、韩二国的唆使下独立出来。东周国的故都位于河南巩义市孝义镇西的康北村一带。东周国的命运并不长久,《史记·秦本纪》载,前249年,东周君与诸侯谋反秦国,被秦国相国所灭。
岐山之阳的这片土地见证了周朝的兴衰历程,这里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也孕育了华夏文明的辉煌。从周公旦的封国到战国时期的东、西周两国,这片土地始终承载着周朝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历史故事
- 周王朝诸侯国:周国的发展史
- 如若荆州不失,刘备能否统一天下?
- 金帝完颜永济和成吉思汗互相看不惯是怎么回事
- 唐太宗为什么征不下高句丽?高句丽的优势在哪
- 三藩之乱中,藩王实力那么强为什么最后也失败
- 允禔被康熙幽禁至死,为何说他是幸运的呢?
- 杨继盛为何会入狱?他在牢中受了怎样的折磨?
- 魏征本是李建成的人,为何最后却为李世民效力
- 唯一一个宁死不降的王朝,这是哪个朝代?
- 古代女子怀孕为什么叫身怀六甲 六甲指的是什么
- 张良身为韩国贵族 为什么他没有趁机光复韩国呢
- 清朝推行的剃发令有哪四种人不用留发?并不包
- 地底下有什么?为什么苏联挖到12000多米就不挖了
- 唐朝灭亡时有多惨-此人一顿饭除掉所有皇子,一晚
- 刘备为何不是曹操的对手-诸葛亮说了两条理由
- 司马家族能笑到最后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