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将狄青领兵出征,他是如何治服士兵的?
狄青,这位北宋的杰出将领,他的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出身卑微的他,曾经是个小兵,脸上的印记见证了他的过去和奋斗。凭借无数的战功,他一路攀升,成为北宋的得力干将。宋仁宗曾建议他去除脸上的印记,但他坚定地表示,这是他从士兵到将军的见证,激励全军,不能去除。仁宗皇帝因此更加器重他。
尽管狄青得到了皇帝的器重,但他面临的不仅仅是战场上的挑战。一些出身贵族的将校,对他并不服气。当他领兵出征,平定侬智高之乱时,这种挑战更加明显。狄青坚决反对与交趾联兵借兵平乱,他认为这样做有害无利。宋仁宗同意了他的看法,让他全权负责平乱。
狄青到达前线需要时间,而钤辖陈曙却有些等不急了。陈曙出身将门,他手下的将校也都有背景,他们认为自己不听狄青的号令也不会有什么问题。陈曙自作主张,带兵攻打侬智高,一直打到昆仑山下。两军交战,陈曙败下阵来。
就在这个时候,狄青率军赶到。见到陈曙的败状,他愤怒至极。他立即召集各军,升帐问罪。面对陈曙及其将校们,狄青毫不留情。他召来三十一名将校,然后怒斥陈曙违抗军令,并宣布按照军法将其斩首。接着,他又转向其他将校,说他们跟随陈曙出战并逃跑,罪加一等,同样应该斩首。
狄青果断地执行了军法,一次斩首三十二名将校,枭首示众。几天后,他下令掩埋尸体,再次向全军发号施令,这一次,再也没有一个将校敢不听号令。
作为一个草根出身的管理者,狄青的这一举动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决断。他明白,对于没有背景的官员来说,管理有背景的士兵必须依法依规严管严办。如果给这些人留情面,队伍就无法带得好。狄青的这一策略,不仅让全军上下严格遵守号令,也让他赢得了士兵们的尊敬和信任。他的事迹,无疑为后来的管理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历史故事
- 北宋名将狄青领兵出征,他是如何治服士兵的?
- 曹操死后,曹丕是如何处置曹操后宫的呢?
- 一只小鸟干掉了13位军界大佬,1分钟不到就死的
- 赵匡胤想迁都长安为何遭群臣反对?
- 曹操为何搞七十二疑冢迷惑后人?有何缘故
- 康叔东征平叛辅成王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
- 揭秘:历史上唯一被老婆闷死的皇帝是谁?
- 田承嗣为安禄山立庙,他为什么这么做?
- 历史上最可惜的两位嫡长子,除了扶苏还有谁?
- 清朝官员身上到的朝珠有什么含义 这朝珠和佛珠
- 孔明死之后,司马懿为何一生不敢攻蜀国-
- 汉文帝的遗诏中到底说了些什么?
- 都说曹操是乱臣贼子,可为何他至死都没自立为
- 冯延巳:文学上开北宋一代词风,但做官却昏庸
- 孝庄太后死后为什么一直不愿意和皇太极合葬?
- 古代银票只是一张纸 为什么很少有人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