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都城由南京迁到北京之后 原本的南京六部衙
今天,风趣网为大家带来一篇深入解读南京衙门的文章,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阅读兴趣。
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朝将首都从南京迁往北京,实行“两京制”,南京依然保留了包括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在内的所有中央机构。迁都后的南京六部衙门究竟承担哪些职责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明朝为了凸显两京的特殊地位,以北京和南京为中心设置了北直隶省和南直隶省。这两大直隶省辖下的府州县由京师衙门直接管辖,没有设置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南京的六部衙门实际上在南直隶省内扮演着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的角色。
例如,其他省份的乡试通常由各省的布政使衙门负责,而南直隶省的乡试则由南京的礼部以及南京负责。南直隶省的刑名事务也由南京负责,与其他省份由按察使负责的情况有所不同。这种制度安排凸显了南京在南京六部衙门在南直隶省的重要地位。
尽管明成祖迁都北京,但他仍将一部分中央职能留在了南京。例如,明朝全国核实户口的版籍档案——黄册在迁都北京后依然保存在南京的户部。南京工部也负责北京皇宫的器物制造和江南地区的工程修建,其职权范围甚至超过了南直隶省。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南京六部在一定程度上仍保留着重要的职能。
在明朝的南京六部中,南京兵部的实际权力尤为显赫。它负责包括南直隶在内的整个江南地区的军事防务,名义上管辖的兵力多达二十几万。南京兵部还掌管江南地区的马政、船政和驿站事务,可以说,明朝东南的军政大权大半都掌握在南京兵部手中。
虽然明朝迁都北京后,南京六部的地位和权力确实有所降低,但在南直隶省范围内,它们依然拥有地方权力。尤其是某些衙门的权力范围甚至覆盖了最富庶的东南地区,这表明南京六部在明朝政治体系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历史故事
- 明朝都城由南京迁到北京之后 原本的南京六部衙
- 历史上的山阴公主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呢?真的
- 古代没有狂犬一面 古人被狗咬了都是怎么处理的
- 周瑜为何不趁刘备弱小时,先除之以绝后患呢?
- 在春秋争霸战争中,大诸侯为什么能很容易地包围
- 为什么中国很忌讳近亲结婚,日本天皇却很流行
- 价值8亿的夜明珠竟被慈禧含于口中一同陪葬!
- 古代皇帝的皇后只有一位吗 有些时候也会出现例
- 崇祯手下能动用的军队数十万,为何却屡战屡败
- 和珅死后,他的儿媳妇固伦公主什么结局?
- 十三爷胤祥死后 他的两个好儿子为何参与叛乱
- 古代攻城战中城门是一个弱点 古人为什么不直接
- 刘备临终前为何让诸葛亮不要重用赵云呢?
- 靖康之变前,皇帝怎么没逃跑呢?
- 为元朝殉国的人是哪些人 他们分别是什么身份呢
- 宋朝经济既然这么发达 为什么最后还是被消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