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科举考试作弊被抓会有什么后果?
温庭筠,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被尊为花间派的鼻祖。他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香艳贴切,令人回味无穷。在五代时期,《北梦琐言》里记载了他与齐名的人物,二人时称温李,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据说,温庭筠才思敏捷,每当考试时,他两手相拱为叉,八次叉手便能完成八韵之诗,这种惊人的才情让人惊叹。
这位才子的仕途并不顺利。也许是因为满身才华得不到全力施展,不甘寂寞的他,在考场中做起了“”。《唐才子传》里记录道,温庭筠在考官的严密监视下,不仅自己快速完成试卷,还帮助八个人完成了考试。这种行为虽然令人震惊,但也导致他多次考进士均落榜。
在历史长河中,像温庭筠这样的“”并不在少数。《通典·选举五》里相传,考场中并非考生本人的情况竟高达十分之三四,甚至当官时也有十分之二三并非本人,这种现象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与温庭筠相比,唐伯虎的经历更为坎坷。唐伯虎本是一个学霸,曾高中顺天府乡试的解元,然而却因科举舞弊被剥夺了考试资格。当时他和朋友徐经拜访主考官程敏政时过于张扬,引起了其他考生的怀疑。尽管唐伯虎和徐经是否真的作弊至今仍是个谜团,但唐伯虎却被终身禁考,令人遗憾。
而在科举考试的舞台上,作弊的不仅仅是考生。考官俞鸿图就曾因家人受贿帮人作弊而被处以腰斩极刑。俞鸿图本是刚正不阿的学士,被分配到河南担任主考官,然而他的妻妾却勾结仆人,把答案藏在旧衣物中运出帮人作弊。当这件事被告到朝廷后,俞鸿图被迫背上了黑锅,最终遭受了残酷的腰斩刑罚。
这些历史事件中的人物和事件都充满了曲折和戏剧性。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在何种场合,诚信都是最重要的品质。无论是考生还是考官,都应该坚守诚信的底线,才能维护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
历史故事
- 揭秘:古代科举考试作弊被抓会有什么后果?
- 秦国历史上最牛的君主不是秦始皇?是谁
- 清朝灭亡时场景是什么样的 比起明朝灭亡相差多
- 明朝皇陵没人盗,为什么清朝皇陵却被大规模盗掘
- 刘邦能打下江山,却不能给戚夫人和儿子留条后
- 曹操俘获吕布后,为何先缢杀再枭首?
- 历史上是什么时候出现太监?为什么出现太监?
- 康熙为什么要亲征葛尔丹?是为了打击葛尔丹的
- 诸葛亮用了什么方法力保蜀汉数十年的内部稳定
- 曹操手下可谓是谋士如云,其中最强的谋士是谁
- 李渊为当初造反的原因是什么?
- 在刘备的众多老婆之中 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 鳌拜身为托孤大臣,为什么会被康熙除掉呢?
- 于禁为什么会投降?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 赵佗:从边地戍将到帝王,历经11帝王,活到10
- 诸葛亮曾经隐居的隆中在哪里?是虚构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