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讨吴的时候如果带上诸葛亮,结果会如何?
历史趣闻 2025-04-04 19:49www.dkct.cn历史人物
败走麦城,刘备遭遇孙吴的致命一击。随后,他集结了号称七十万的大军,决心东征复仇。历史记载了他在这场战争中的惨败,蜀汉政权从此开始走下坡路。如果我们假设刘备身边有诸葛亮的辅佐,那么战争的结局会不会有所不同呢?
我们必须认识到刘备在发动夷陵之战时的复杂心态。刘备在一生的征战中经历了无数波折,他在汉中大胜后,信心倍增。再加上他所忌惮的东吴将领相继离世,他自信地认为东吴已无人能挡其兵锋。这种自信在某种程度上转化为对东吴的轻视,他认为此次东征必胜无疑。
这种过于自信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刘备的战略考量。他在刚刚占领四川、建立蜀汉政权时,需要稳定内政,防备曹军的进攻。他需要留下一位重臣坐镇成都,而诸葛亮无疑是最佳人选。诸葛亮的后勤工作经验丰富,能够确保前线的物资供应,同时他出色的内政能力也能保证蜀汉中央的稳定运行。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诸葛亮对刘备伐吴的强烈反对。这场战争之前,诸葛亮主张与东吴修好,反对轻易发起战争。但刘备认为时机已到,这场仗必须打。他们之间的分歧源于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战略规划和关羽的襄樊之战的失败。诸葛亮的沉默让刘备心生不满。即使诸葛亮在身边,刘备也可能不会采纳他的意见,选择让他留守后方。
我们不能否认诸葛亮的实力。他擅长内政而非统军,但他本人反对刘备伐吴的态度可能让刘备产生疑虑。在这种情况下,刘备选择让诸葛亮坐镇后方,既表达了对他的不满,也考虑到了自己如果败北也不至于损失惨重的现实需求。即使诸葛亮在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和复杂的现实因素,战争的结局可能依然无法改变。但这只是假设,真正的历史已经无法改变和假设了。我们需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和教训背后的逻辑思考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上一篇:三国乱世,为何鲜有外族入侵呢?
下一篇:没有了
历史故事
- 刘备讨吴的时候如果带上诸葛亮,结果会如何?
- 三国乱世,为何鲜有外族入侵呢?
- 蜀汉内部分为哪四个派系?分别有何特点?
- 三国人口几乎灭族是真的吗 当时的人口到底有多
- 白耳兵简介 字意的来源和史料上的记载是什么样
- 比宋朝早灭亡几十年,金国是因何而亡?
- 齐国出兵攻占燕国之后 齐国为什么仅仅过了两年
- 汉朝时期没有导航仪 汉朝军队为何在草原上没有
- 通判出现于什么时候?主要职责是干嘛?
- 吕颐浩到底有多牛 跟秦桧对着干差点就拉他下台
- 刘备在徐州为何接纳吕布?他不怕吕布反客为主
- 梁山好汉这么多人到底有多少团体呢 哪个团体实
- 古人对媒婆是不是有偏见 媒婆的形象为什么都是
- 受雍正帝的优待田文镜最后什么结局?
- 楼兰古国消失揭秘,竟是源于汉朝大将军霍光的
- 扬州八怪之一的李勉为什么被写入《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