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多次劝谏刘禅远小人,为何刘禅却不听呢

历史趣闻 2025-04-04 20:38www.dkct.cn历史人物

一直以来,刘禅都被视为昏君的代表。虽然历史上也有不少人为其辩护,但大多数声音都认为他的表现令人失望,即便有些辩白也只是为了吸引眼球,缺乏充分的论证。有时,人们甚至将其昏庸的表现美化为“大智若愚”,这实在令人啼笑皆非。要真正了解刘禅的真实面目,其实只需深入探究他的一生作为。

刘禅共有七个儿子,都是他的儿子,然而其中六个在战乱中不幸丧生。剩下的一位虽然聪明,却在得知蜀汉灭亡后选择了自尽殉国,堪称最具“帝王之才”的一位。命运使他生在了错误的时代,他的父亲是刘禅而非刘备。

当蜀汉灭亡后,刘禅移居至魏国的都城洛阳,被封为安乐县公。他在那里度过了余生。诸葛亮一直对刘禅的能力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在北伐中原之前,曾向后主刘禅上书《出师表》。在这篇表中,他郑重地劝告刘禅“亲贤臣,远小人”。这六个字,是诸葛亮对刘禅的殷切期望,也是对他治国理政的忠告。

遗憾的是,刘禅并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忠告。在黄皓等奸佞小人的怂恿下,他将诸葛亮留下的贤臣都排挤走了。整个朝堂被奸邪之气笼罩,这样的蜀汉即使不被外敌攻打,恐怕也迟早会自我崩溃。

当邓艾奇袭成都时,刘禅身边其实仍有部分兵力。作为一国之君,他应该坚守城池、奋力抵抗,这是帝王的荣耀。他却因贪生怕死而听信小人之言,出城投降,这一举动使得蜀汉彻底灭亡。

回顾刘禅的一生,如果他能够听从诸葛亮的劝告,亲近贤臣,远离小人,或许蜀汉的历史会有所不同。他留下的那句“亲贤臣,远小人”,原本是保江山永固的良方,然而却被记反,成为了人们嘲笑他的把柄。如果刘禅能够真正领悟并执行这六个字的真谛,也许蜀汉的命运会有所改变。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刘禅的昏庸和软弱,最终导致了蜀汉的灭亡。

上一篇:吕布死后,方天画戟是什么结局-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