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多次陷害李隆基,为何反而帮了李隆基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场关乎权力与皇位的斗争悄然展开。李旦,这位历经磨难的皇帝,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政变,诛杀了乱党,拥立相王复位。随着李隆基被立为太子,太平公主的权势如日中天,朝廷的大政方针都要与她商议,宰相们也纷纷征求她的意见。
李旦,在这看似权力巅峰的背后,却面临着来自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间的尖锐矛盾。最初,太平公主认为李隆基年轻,不会对她构成威胁。但随着时间推移,她发现李隆基是个才华横溢的人,开始暗中谋划废掉太子之位。
太平公主频繁出手,试图改变太子的命运,然而都未能如愿。无论是当时的竞争对手唐睿宗的嫡长子李宪,还是朝廷中的宰相们,都不愿意助她一臂之力。这时,太平公主应该意识到,李隆基的太子地位已经稳固,不是自己能够动摇的。
权力让太平公主迷失了方向,她不甘心放手。在延和元年,即公元712年,她指使一个懂天文历法的人向李旦进言,暗示李隆基有夺权之心,试图让李旦对太子产生猜忌。她以为李旦会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而除掉李隆基。
太平公主算错了李旦的心态。李旦是武则天的儿子,历经磨难,对皇位并没有太平公主想象的那般眷恋。他早已有了退位让李隆基继承皇位的心思。当太平公主的人一说完,李旦毫不犹豫地决定传位给太子。
太平公主大惊失色,赶紧前来劝阻。李旦心意已决,表示不愿因小人的专擅而让朝廷再次陷入危机。他回忆中宗皇帝时的教训,坚决选择立贤明的儿子以避免灾祸。最终,在八月,李旦传位给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为太上皇。
这场斗争的结果是,太平公主忙活许久,反倒替李隆基铺就了登基之路,让她提前成为了皇帝。这不禁让人感叹,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而误了卿卿性命。在这场权力斗争中,太平公主失去了理智,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历史故事
- 太平公主多次陷害李隆基,为何反而帮了李隆基
- 刘彻和刘秀二人,谁的本事更大一些?
- 历史上介子推与重耳是什么关系-
- 关于王怀隐的评价是怎么样的?他有着哪些轶事
- 袁绍的妻子是谁?毒辣丝毫不逊色吕后
- 吴用智取的生辰纲,到底值多少钱呢?
- 张松很有才名声却很不好被叫叛徒 张松献地图
-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战争结束后古人是怎么对待战
-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名将辈出 主要的战将都有哪些
- 耗资1亿美元打造的全球最大飞行器Airlander 10,飞
- 揭秘:明朝历史上最后一支军队去哪里了?
- 马超死后被葬在什么地方 为什么没有身首异处的
- 陈胜吴广起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当时的法律明明
- 身为阐教高手的黄天华为何会死在凡人高继能手
- 吐蕃强盛时期为什么不向印度下手 而是选择强大
- 李世民是个英明的皇帝,为何晚年变得如何昏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