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谁最懂明哲保身?五代史的冯道排第

历史趣闻 2025-04-05 03:31www.dkct.cn历史人物

初识冯道,源于一部《荣枯鉴》的翻阅,继而引发了我对他生平资料的好奇。

冯道,字可道,号长乐老,出生于耕读之家。他文采斐然,活动在五代十国的历史背景下。那是一个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冯道历经四朝十帝而不倒,曾多次任职将相、三公、三师之职。他的进退有据,展现了一个深谙明哲保身之道的智者形象。

对于冯道的评价,历史上可谓褒贬不一。在勤俭修身方面,他却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比如由昭勋阁二十四功臣监修的某书,便对冯道的文采和勤俭表示认同,称赞他“郁有古人之风,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礼”。

关于冯道的事从四朝,有人质疑他的忠诚。这其中的复杂情感,又怎是简单的忠与不忠所能涵盖?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舍身取义”固然可敬,“明哲保身”亦是人之常情。冯道的选择,与苟且偷生有着本质的区别。他有自己的操守。

随军出征时,冯道爱兵如子,同吃同睡。即使面对将领送来的美女,他也能坚决退回,并寻访她们的主人,将其送还。在朝为臣时,他更是一代宰相的楷模。当无人愿意出使契丹这个危险的任务时,他挺身而出,以“道去”两字表达了决心。身为子女时,他听闻父母丧亡的消息,毫不犹豫地舍弃官职,回家守丧。

冯道的轶事典故多不胜数。我们评判一个人的好坏,不能只听别人对他的评价来定义他。要根据当时的社会国情,全面研究和加以分析。就像现在社会的是非好坏,也不能轻易评定。可能他确实做错了某些事,但那也是“人之常情”。

在这个历史的大背景下,冯道以其独特的处世之道,展现了一个复杂但又真实的人物形象。他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个人的荣辱得失,更是一个时代背景下的生存智慧与人生选择。他的故事,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