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胜拿出免死铁卷,为何还是死了?
介绍免死铁券背后的故事:冯胜为何持卷仍丧命?
你是否曾听过免死铁券的神秘传说?今天,让我们跟随风趣网小编的脚步,一起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
刘邦开创的汉朝,其统治地位并非稳固如山。他既非秦国皇亲国戚,也不是六国遗民,正统性显得颇为脆弱。为了稳固皇权,他采取了多项措施。《汉书》记载,高祖不仅制定了律令、军法、章程和礼仪,还与功臣们立下誓言。这些誓言被记载在丹书、铁契之中,并藏于宗庙。这些丹书铁券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对功臣们的一种承诺。
随着时间的推移,丹书铁券的赏赐对象逐渐明确,仅限于那些立有军功、被封为公、侯、伯的勋臣。它们按照公、侯、伯的等级分为三种规格。拥有丹书铁券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免死。李善长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在公元1393年的某个事件中,傅友德和冯胜因牵连被逮捕。冯胜拿出自己的免死金牌时,似乎以为能保命。但朱元璋并没有按照丹书铁券的承诺放过他。冯胜的免死金牌上明确写着:“谋逆不宥,只宥其他死罪;子孙不免死。”这九个小字让冯胜的希望破灭。
北魏时期,由于统治根基不稳,将军们很容易获得功勋。当官职封无可封时,丹书铁券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同样,在某些朝代,皇帝可能出于稳固皇权的目的而颁发丹书铁券。这些铁券并非真正的“免死金牌”。它们更多的是一种荣誉的象征,而非实际的保命符。那些权臣在篡位时追求的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等特权,才是真正的权力象征。他们知道丹书铁券的保命效果只在皇帝心情好时才有多用,因此不会去追求这个看似无用之物。
那么,为何还会有丹书铁券的存在呢?其实,它们更多的是一种政治手段,用来巩固皇权、稳定臣子之心。别被那金光闪闪的免死铁券蒙蔽了双眼,真正的权力,始终掌握在皇帝手中。
历史故事
- 冯胜拿出免死铁卷,为何还是死了?
- 鸦片战争后为何清朝国内鸦片更加盛行呢?
- 邪马台国:魏书倭人传中记载的倭女王国名
-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反叛武则天失败后结局
- 宋朝宗室的官职是如何排辈的 他们手里有没有特
- 古人接旨全家人真的都要下跪吗 跪接是必须的
- 商朝武乙是怎么死的 他被天神所杀是真的假的
- 江南第一才女被朱元璋临幸,为何下场凄惨?
- 为什么古代人跳河自杀前一定要先脱鞋子?
- 解密雍正继位之谜 雍正继位到底合不合法上位
- 魏蜀两国文臣武将众多,吴国除了周瑜还有哪些
- 李渊为何只用几个月就拿下了三分之一的天下呢
- 赵高立子婴为王,子婴却早已看穿他的真面目
- 除了老子外还有其他这四位消失的名人
- 古代小妾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真实情况并没有
- 周仓从未带兵打仗,为何名气却比魏延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