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攸立下战功,他提了什么荒唐的要求呢?
宋徽宗治国之道,求真务实乃帝王根本。任何忽视国情,不根据形势变化的决策都是冒险行为,脱离实际则如失舵之舟,难免迷失方向。宋徽宗在联金灭辽的决策过程中,未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盲目采取战略,结果招致大祸。
回首北宋末年,宋徽宗为了追求灭辽复地的伟业,不顾一切地采取了联金灭辽的策略。他不顾形势的变化和自身的实力,派出使者渡海联系新兴的女真族,这一决策成为了他人生的最大失误。这一行动并非简单的外交策略,而是国家生死存亡的选择题。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北宋朝廷中原本清醒的头脑们给出了警告:扶强灭弱只会招来更大的危险。然而宋徽宗一心追求“千古奇功”,屏蔽了所有反对的声音。
集结大军,北伐总指挥亲自挂帅,宋徽宗的儿子蔡攸担任重要职务。军队士气高涨,直指燕京。在这场看似英勇的进军背后,隐藏着蔡攸的轻浮与野心。他对成功的渴望让他向宋徽宗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请求:如果成功,他希望能得到皇帝的宠爱妃嫔作为奖赏。这个请求让宋徽宗感到惊讶并哈哈大笑,他答应了蔡攸的请求。
这个请求无疑揭示了君臣们的虚荣和无知。他们沉溺在虚幻的胜利之中,无法自拔。周煇在《清波杂志》中详细记录了这一事件。后人对此无不感到耻辱和愤怒,写诗讽刺他们:“四五都知曼写蛾眉压众姬,怪杀痴儿矜武略,妄希宫禁遣杨枝。”这一事件成为了北宋大悲剧中的无耻插曲。
最终,在北宋王朝的协助下,女真人消灭了辽国。血腥的战争尚未结束,女真人便立刻转身攻打汴京,制造了震惊古今的“靖康奇祸”,灭亡了北宋王朝。宋徽宗的联金灭辽行动变成了一场千古大笑话。这场悲剧告诉我们,治国之道在于务实求真、审时度势。否则,就会陷入虚幻的胜利之中无法自拔,最终招致大祸。北宋王朝的历史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和反思。
历史故事
- 蔡攸立下战功,他提了什么荒唐的要求呢?
- 皇帝召幸了余莺儿 为什么只是封她做了官女子女
- 虞姬最后真的是自刎吗?背后真相是什么?
- 关羽如果投入曹操麾下,他在曹魏阵营的武力值
- 袁术坚持要称帝,背后究竟什么原因?
- 曾国藩必须裁撤湘军,李鸿章为什么可以保留淮
- 夏朝才传了两代就灭亡,之后是如何复国的呢?
- 杨砺身为状元,为何混的却不怎么样?
- 皇帝李适有多抠门?士兵被气的发动兵变
- 盛产美女的广东梅州地区,为何这里的女子不愿外
- 张飞打仗喊燕人张翼德,关羽喊什么?
- 清朝宫女到底是什么样的 古人为什么不愿意娶她
- 现在看到的珍妃井连头的塞不进去 珍妃是怎么被
- 蜀汉在后期的实力为什么下降如此厉害 蜀汉的实
- 西汉最传奇的姬妾卫媪,生了三儿三女都是富贵
- 赵匡胤成为皇帝后,一个政策让英雄都成刀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