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时,被围困的赵军为何没人救援?

历史趣闻 2025-04-05 16:41www.dkct.cn历史人物

今天,让我们来聊聊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这场战役,可以说是战国时期的转折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262年,秦国的铁蹄开始横扫六国。在长平之战的背景下,赵国的四十万大军遭遇困境。这场战争的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治和军事策略。

起初,秦国进攻上党郡,赵王被诱惑答应出兵相助。这场战争并非想象中的那样简单。秦军陷入了困境,赵王却没有察觉到这一点。秦国通过各种手段,麻痹赵国,甚至使用反间计,让赵王用赵括替换了廉颇。

赵括上任后,改变了原有的战略,开始主动进攻秦军。这一切都被白起利用。秦军佯装败退,诱使赵军深入,然后截断其退路和粮道。赵军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最终导致了惨重的失败。

那么,为什么赵王和其他诸国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没有出兵救援赵军呢?

赵王并非不想救,而是无能为力。长平之战中,秦国杀害了赵军45万人,几乎是赵国成年男性人数总和。这时,赵王已经没有能力组织起一支像样的军队去救援他们了。

其他诸国没有出兵助赵军,也与赵王前期的决策有关。战争初期,赵王未采纳大臣的建议,向楚国和魏国提出贿赂,让他们出兵助战。相反,赵王向秦国提出议和,结果被秦国利用,放松了楚魏两国的警惕。当赵军被秦军围困时,其他诸国虽然想出兵助战,但由于缺乏准备、路途遥远等原因,最终未能成行。

长平之战后,赵国损失惨重,由强国变为弱国。这一战不仅打掉了六国与秦国抗衡的兵力,也基本决定了战国的走向。最终,六国被秦国逐一灭掉。

回首这段历史,我们不禁为赵军的英勇和悲壮而感叹。他们为了国家的荣誉和生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这场战役也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希望我们能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