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辅佐的皇帝,顺治与康熙的结局为何完全不
大清入关的第一任皇帝是一个六岁的孩子,他被推上皇位并非因为自身的能力与威望,而是由于党派的权宜之策。那时,大清政权下人才辈出,好几位和硕亲王都有继承大统的资格,他的父亲猝死后,年幼的福临被卷入了残酷的权力斗争。
福临的登基是一场政治游戏,他成了这场游戏的牺牲品。他有一位睿智的母亲——孝庄太后。她曾亲眼目睹皇太极登基时的皇位争夺,因此有能力帮助顺治坐稳皇位。即便有孝庄太后的辅佐,顺治皇帝的生活并不如意。他受到权臣的控制,没有话语权。礼亲王为了权衡睿亲王和肃亲王之间的党争,才将福临扶上皇位。然而随着礼亲王的去世,多尔衮的权势达到了顶峰,顺治皇帝几乎成了他的傀儡。孝庄太后为了保住儿子的皇位,甚至不惜下嫁多尔衮。
经历了这一切的顺治皇帝,他的成长经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他来说,那世人向往的皇位并没有多少意义。他才会奋不顾身地爱上某个人,为她甘愿舍弃江山。他的经历让他极度缺乏安全感,除了与董鄂氏相伴或者出家或病死,他的一生似乎没有自己能够掌握的事情。这无疑是他的最大悲哀。
顺治皇帝的儿子康熙皇帝的成长环境则截然不同。虽然康熙即位时也只有八岁,但大清政局已经比较稳固,孝庄太后的权势也已经如日中天。康熙皇帝在祖母的庇护下茁壮成长,他胸怀大志,有自己的主见。例如当初削三藩正是他做出的决策。与顺治皇帝不同,康熙皇帝在很多事情上都能自己做主。正是因为这些不同的成长环境,父子俩当出来的皇帝效果截然不同也在情理之中了。
康熙皇帝不同于他的父亲,他能够勇敢地面对挑战,如除鳌拜、平三藩等事件都显示出他的英明果断。这些都离不开孝庄太后的辅佐,正是她拉拢索尼,才成功地斗败了权倾朝野的鳌拜。这两位皇帝的成长经历、执政环境都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也造就了他们不同的统治风格与命运。
历史故事
- 孝庄辅佐的皇帝,顺治与康熙的结局为何完全不
- 项羽设鸿门宴欲杀刘邦 最后为何没动手?
- 西晋结束三国乱世成为大统一王朝 为什么存在时
- 古代皇帝为何多数不长命-竟是因为吃了这个
- 林则徐虎门销烟为什么不火烧 而是麻烦的用海水
- 诸葛亮这么厉害为什么无法兴复汉室,输给司马
- 历史上被忽略的晚清军事实力,枪炮普及度高的
- 唐朝牙兵是什么?魏博镇的牙兵为何最出名?
- 元朝为什么成为短命的王朝 甚至不到百年就灭亡
- 认符不认人,为什么虎符千百年来无人仿制成功
- 他是司马懿的父亲 对于曹操来说究竟是恩人还是
- 历史上真正的潘金莲是个怎样的女子?与小说中
- 古代军功是如何计算的 古人谎报会受到什么惩罚
- 曹操发布了《军谯令》和《败军令》,完美的诠
- 古代女人性命不长,是因为红颜薄命吗?
- 宋朝没有特别大的缸,那么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是